『一種一收一賣,一年就過去了』,這曾是黑土地上不變的大豆耕種軌跡;提昇技術、『榨』出價值、賣好價,這是大豆產業發展的時代課題。
近年來,作為大豆主產區的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手擴種大豆保供應,一手加工大豆提價格,通過做好供應鏈、產業鏈提昇的『鏈文章』,推動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
供應鏈,穩了
初夏時節,齊齊哈爾市梅裡斯達斡爾族區郝氏家庭農場的大豆田一眼望不到頭。大豆苗已長出,地裡鋪設的黑色圓柱滴灌管引起記者的注意。
『今年我們用的是大豆大壟雙行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栽培模式,實現了減肥、減藥、節水,有利於提高大豆單產和品質,預計畝產可達450斤以上。』郝氏家庭農場負責人郝成財說。

齊齊哈爾市梅裡斯達斡爾族區郝氏家庭農場的大豆田。新華社記者 王建 攝
郝氏家庭農場大豆種植面積已從去年的1000畝增加到3萬畝,種的是適於加工成豆漿、豆奶的專用品種。『我們與豆奶加工企業簽訂了銷售合同,每斤3.3元。』郝成財說。
齊齊哈爾市克東縣大海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今年種了2.2萬畝大豆。『我們積極響應國家擴種大豆的號召,比去年擴種了1.5萬畝。』合作社理事長鄒德海說,目前大豆都已出苗,長勢較好。
今年,齊齊哈爾市著力擴大大豆種植面積、提昇單產,尤其圍繞加工企業需求,在多個縣域建設標准化、規模化、專業化非轉基因大豆生產基地,積極推進大豆生產基地核心區建設。
據齊齊哈爾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齊齊哈爾實施供應鏈建設行動,確保糧企原料供給充足,今年全市大豆面積達1380多萬畝,比去年增加350多萬畝。
『身價』,漲了
種了多年地的齊齊哈爾市克山縣向華鄉幸福村種糧大戶崔寶珠沒想到,往年一畝掙不了幾個錢的大豆成了『香餑餑』。這裡面的奧秘就是他種了『高端大豆』,還賣給了當地深加工企業。
今年崔寶珠種了2000多畝無腥味大豆。『沒等種地,就被企業提前預訂了,他們以高出市場價收購,一畝地產量能有300多斤,每畝效益比普通大豆多近百元。』崔寶珠說。
崔寶珠提到的企業是華源有機食品(黑龍江)有限公司。在克山縣華源大豆產業園生產車間,機器轟鳴,一粒粒大豆經過一道道加工完成『變形』,最後做成大豆蛋白粉、大豆酸奶等,『身價』倍增,『比如這一小杯大豆酸奶,市場價9元多,消費者很認可。』董事長吳章祝說。

華源有機食品(黑龍江)有限公司加工的部分大豆產品。新華社記者 王建 攝
無腥味大豆每噸價格6000多元,加工成蛋白豆粉每噸達1.5萬元,再做成大豆蛋白制品,每噸價格高達十幾萬元。
一粒粒大豆的『華麗轉身』,是黑龍江省貫徹發展『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的縮影。
產業集群,格局大了
立足研發、走精深加工道路,是齊齊哈爾市大豆產業選擇的方向。在齊齊哈爾市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山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大豆分離蛋白生產車間,工作人員王吉盛正盯著運轉的設備。

山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吉盛正盯著運轉的設備。新華社記者 王建 攝
蛋白加工車間班長張新站說,目前公司日加工大豆500噸,日產出蛋白粉70噸,年生產大豆分離蛋白2.4萬噸,幾乎每天都在往外發貨,通過深加工延伸當地大豆上下游產業鏈條。
在位於齊齊哈爾市富裕縣的益海嘉裡(富裕)現代農業產業園,大豆加工項目已投產。益海嘉裡(富裕)現代農業產業園副總經理聞剛說,圍繞大豆加工,企業投資了豆粕項目和大豆榨油項目,年加工大豆可達15萬噸,可以將周邊大豆『吃乾榨淨』。
克東禹王大豆蛋白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兩年前,這家大豆深加工龍頭企業面對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新增加一條1.5萬噸的大豆蛋白生產線,目前年大豆蛋白產能2.8萬噸。
今年,齊齊哈爾市提出加快大豆產業鏈供應鏈三年行動計劃,在大豆油脂加工、大豆蛋白加工、大豆食品加工、大豆生物加工、大豆飼料加工五方面提昇大豆精深加工水平,構建起大豆精深加工產業發展新格局,力爭實現全市大豆工農業總產值達到百億元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