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28日訊 22日至24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省政府關於《2021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這是我省建立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後,首次聽取全省4類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顯示,2021年末與2018年末相比,全省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企業)增加9017億元,金融企業國有資產增加2639億元,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增加3343億元。2021年末,全省國有土地總面積52039.20萬畝,石墨、鉬礦查明資源儲量分別居全國第1位、第3位,水、土壤環境質量完成國家目標。
實現監督『全覆蓋』
本屆以來,省人大常委會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要求,先後聽取和審議了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金融企業國有資產、企業(不含金融企業)國有資產和自然資源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
報告顯示,黨中央和省委關於建立政府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部署和要求,得到較好落實。全省13個市(地)及部分縣、區建立了政府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各級人大常委會(工委)均開展了聽取和審議政府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工作。各級政府主動接受人大監督,不斷完善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內容,國資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
全面摸清『家底』
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全省地方國有企業3381戶,國有企業職工51萬餘人,上繳稅費108.2億元。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新突破,高出全國地方平均進度4個百分點。國有資產監管水平穩步提昇,出臺『1+N』改革配套文件28個。
全省國有金融企業管理情況:截至2021年末,全省國有金融企業104戶。地方金融企業國有資產集中在哈爾濱、大慶、綏化3個市;分布在銀行、證券、金融控股公司以及擔保業等,銀行業佔比最大。
全省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截至2021年底,全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總額10130.30億元。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所佔國有資產總額70.80%。市縣級國有資產佔比大。
全省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截至2020年底,我省土地總面積70604.17萬畝;耕地25770.21萬畝,居全國第1位。已發現礦產136種,具有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88種。石墨查明資源儲量3.68億噸,保有資源儲量3.36億噸,居全國第1位。鉬礦、銅礦、煤炭查明資源儲量分別為296.41萬噸、342.06萬噸、235.29億噸,保有資源儲量分別為285.95萬噸、312.13萬噸、209.64億噸。全省境內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裡江和綏芬河四大水系,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2881條,總長9.21萬公裡。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810.33億立方。共有脊椎動物619種,維管植物1961種,自然保護地6類331處。
建真言獻良策
為提高這次常委會會議審議質量,省人大常委會組成調研組,對全省13個市(地)國有資產管理情況開展專項調研,並形成綜合調研報告。
報告建議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必須優化國資國企布局結構、提昇運行效率和質量、深化改革,強化監管機制。報告建議,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不斷健全國有金融企業基礎管理體系;要提高國有金融資本風險防范能力,推進金融企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報告建議,拓展資產監管范圍,完善資產管理機制,提高資產使用效益,推進績效考核評價,堵塞管理漏洞,提高資產使用績效。報告建議,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切實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