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每個『少年的你』,都值得被愛!
2022-07-01 09:09:05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

  預防和矯治未成年人犯罪

  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站在被告席上的未成年人

  不應被貼上負面標簽

  對失足青少年悉心幫教

  為岔路迷途者點亮心燈

  集賢縣法院探索建立

  挽救型少年審判模式

  盡全力幫助每一個走上被告席的孩子

  重回正確的人生道路

  一起了解一下

 

  成長背景調查

  與成年人犯罪不同,少年犯罪往往呈現背後深層成因,少年審判以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長背景調查為切入點,總結教育預防經驗。

  以最近一起刑事案件為例,2022年5月,徐岩法官閱卷時發現,15歲的被告人小楊(化名)垂頭坐在辦案民警對面,訊問錄像中能夠看出纖細的四肢,遠不如一般同齡人的體魄,較沈默寡言。通過進一步核查社會調查報告,徐岩了解到小楊成長於單親家庭,師長的眼中他內向、膽小,但犯罪過程中他持刀、持『砍頭視頻』脅迫,如此兩極化的差距成因是什麼?帶著疑問徐岩在提審、會見時側重了解,綜合分析小楊犯罪成因,掌握犯罪主要原因是心智不成熟、法律知識缺失、家庭監管缺位。

  法庭教育挽救

  開庭審理前,結合犯罪成因調查情況,少年審判過程中會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案分析,適時安排心理疏導與測評。建立少年審判專業團隊,除有豐富經驗的刑事、家事審判法官外,組建專門人民陪審員梯隊,視案情選用具有教育、心理輔導資質,參與審判的經驗,或具有親和力的女性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

  以小楊的案件為例,法庭審理時,審判長、人民陪審員共同對其釋法講理,引導小楊正確認識自己的罪行,重塑法治觀念,從法律對其犯罪行為的否定評價中吸取教訓,真正以此為轉折點,認真改造,並告知將會依法對犯罪記錄予以封存。庭前和休庭期間,提供家屬會見平臺,親情的挽救促使小楊重拾美好生活信心。本應在校園學習生活的小楊,卻站在被告席,在法庭上流下了悔恨的淚水,表示因為不懂法而犯錯,珍惜法庭給予的從輕處罰機會,以後會痛改前非。

  判後幫教救助

  集賢縣法院刑庭有這樣一本特殊的臺賬:2021年8月17日,回訪某某,目前和父親共同生活,在考駕照,想從事出租車駕駛工作,家長看管較嚴格;2022年4月25日,回訪某某,目前在某飯店打工,和家人共同生活,家長履行職責……

  2022年5月,臺賬上新增了小楊的信息,納入後續跟進幫扶幫教計劃。宣判後,徐岩法官向被羈押的小楊寄去一封信,言辭懇切,寄語希望和期盼。同時,在小楊的判決生效後,集賢縣法院制發《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通知書》,依法向小楊及其法定代理人送達,並送達同級檢察院、戶籍公安機關,讓小楊『無痕回歸』社會,感受司法的嚴明與溫度。

  家庭教育指導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施行以來,集賢縣法院多措並舉,建立『家庭教育指導站』,集家庭教育指導、未成年人幫教、心理疏導、法律諮詢、普法宣傳等功能於一體,為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提供更強的司法保障。

  小楊的犯罪行為發生前,已經有了經常逃課、學習成績持續下滑、多日不回家等危險信號,但未能引起家庭和學校的足夠重視。守護孩子的人生方向,首要責任在於父母,良好的家風、家教,和諧友愛的親子關系纔有助於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正確面對困難、挫折和誘惑。根據發現的問題,法院對小楊的母親發出了《家庭教育令》,責令切實履行監護責任,與監管機關共同加強對小楊的管教和關愛,幫助早日回歸社會。

  社會綜合治理

  2022年5月,集賢縣法院會同檢察院、公安局、民政局、教育和體育局、婦女聯合會聯合制發《關於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探索對辦案過程中發現的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不正確履行職責情況,聯動協作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機制,與教育、民政、婦聯等職能單位深度協作,形成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強大合力。全體法官覆蓋轄區各中小學擔任法治副校長,以公眾開放日、普法進校園、以案說法等多種形式,教育和引導學生知法守法,遠離違法犯罪。

  審理小楊的案件後,法院總結其中發現的教育管理薄弱問題,向縣教育和體育局制發《關於加強中小學普法和教育管理的司法建議》,得到教育部門的積極回應,實現司法與社會良性互動。

  對於少年審判的法官來說審結一起案件遠不如挽救一個孩子,更讓人欣慰少年之事無小事。黑龍江法院少審工作始終堅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用公正嚴明的法律守衛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用溫暖的司法溫度帶給迷途少年新的希望,每個『少年的你』都值得被愛。

責任編輯:郭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