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5日訊 高校招生錄取期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等待錄取信息的急切心理,設置『招生陷阱』誘騙考生和家長。連日來,教育、公安等部門持續發布謹防高校招錄騙局預警,記者梳理了近年來的高發騙術,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切勿存僥幸心理、切勿信不實傳言,應明辨詐騙伎倆,避免上當受騙。
騙局一:有『內部名額』,可『直通高校』
某些不法分子謊稱手中掌握高校『內部名額』『機動計劃』『定向招生計劃』等,即使達不到錄取分數線,也可直接協調辦理入學。
提醒:高考錄取過程中不存在所謂的『內部名額』。考生及家長要高度警惕此類『內部名額直通高校』的詐騙信息,從正規渠道了解、確認考試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輕信謊言,以致上當受騙。
騙局二:『低分高錄』『降分補錄』
一些不法分子以『計劃外補招』『降分補錄』為幌子行騙,誤導家長,聲稱『計劃外補招』就是不要分數線,花上數萬元即可搞定;甚至設立報名處和諮詢電話,假扮高校招生人員,偽造文件、印章發放錄取通知書。
提醒:高校招生計劃由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統一向社會公布,未經有關省(區、市)公布的招生計劃一律不得安排招生。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計劃,須通過公開征集志願錄取,不存在所謂內部降低分數『補錄』『補招』的情況。
騙局三:一經錄取,立即『轉專業』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受分數所限無法選擇心儀專業的困惑,謊稱可通過一入校即辦理『轉專業』的方式,幫考生入讀理想專業,誤導考生及家長。
提醒:一入校即辦理『轉專業』的說法,不符合國家政策。不同高校』轉專業『條件和方式有所不同,考生和家長要充分准確了解各高校的具體規定。
騙局四:故意混淆普通高等學歷教育與其他教育形式
一些不法分子或中介故意混淆普通高等學歷教育與其他教育形式之間的區別,以自考助學班、網絡教育班、合作辦學等入學通知書蒙騙考生及家長。部分辦學機構打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幌子,實際招收其他教育形式的學員。
提醒:普通高等學歷教育學生均須通過高考招錄。上述所謂的『錄取通知書』不是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錄取通知書,『入學』後也不能進行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新生學籍電子注冊,更拿不到普通高等學校學歷證書。
騙子套路深、莫要太天真。不法分子會通過偽造文件、私刻印章、設立報名處和諮詢電話、假冒高校招生人員、校領導親戚等方式,騙取考生和家長的信任。廣大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擦亮雙眼,勿信傳言,明辨是非,避免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