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綏芬河自貿片區:『拿來』的試點經驗落地見效了
2022-08-04 07:45: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杜懷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8月4日訊 中國(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綏芬河片區巧用『帶土移植』,善用『拿來主義』,率先推動全國改革試點經驗落地見效。截至目前,國家發布的全國改革試點經驗278項,剔除涉及港口運輸、船舶通關、海洋治理、證券交易等不適用項,具備復制推廣條件的事項203項,已復制推廣199項,復制推廣率98%。

  堅持問題導向。分門別類深入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業態的企業開展調研,了解創新主體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找到復制推廣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復制『網上自動辦稅』模式,大力推廣『非接觸式』網上辦稅繳費,實現了電子稅務局注冊率、網上繳稅率、網上申報率、網上事項辦理率『四個100%』,解決了常態化疫情防控之下企業辦稅難題。復制『境外投資企業管理』模式,建立了投資服務規章制度及管理辦法,采取專人專項負責制,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從招引前、中、後期全方位解決企業困難。2021年,綏芬河片區新注冊外商投資企業6家,非洲以及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對綏芬河片區投資首次實現突破,今年以來實際利用外資38萬美元,同比增長96.7%。綏芬河自貿片區獲批三年來,累計新落戶企業2652家,市場主體總量突破2萬戶,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220多戶,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進出口貿易額累計完成363.5億元,佔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的52.6%。

  堅持目標導向。緊扣綏芬河片區的功能定位和發展脈絡,突出預見性和前瞻性,精准把握復制推廣的實施路徑。復制『鐵路運輸艙單歸並』模式,推進全流程電子化、信息化、無紙化,降低了報關成本,壓縮了通關時間。截至目前,以綏芬河鐵路口岸為節點的四條班列穩健運行,全面貫通了龍江『出海口』。其中,『哈綏俄亞』班列累計開行294列,發運31094個標准箱;中歐班列累計過境1366列、124183個標准箱;開通莫斯科至綏芬河的中俄直列,發運18列、1556標准箱;打通哈薩克斯坦至綏芬河的互貿專列,發運2列、5300噸。復制『批次進出、集中申報』模式,在綏芬河綜合保稅區率先推行,提高了效率,簡化了手續,為企業節省資金300餘萬元。復制『信易貸』模式,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10家銀行機構入駐『信易貸』平臺,搭建了線上線下相融合的『金融超市』,開通『關銀-KEY通』業務,辦理3筆跨境區塊鏈項下出口融資業務,融資金額15.9萬美元,『關銀-KEY通』簽約38戶,意向結算資金5000萬美元。推動跨境調運、付匯、結算、融資等全要素集成創新,助力中俄邊境貿易高水平發展,創新成果入選中國經濟時報『偉大變革·新發展理念實踐案例』。復制『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模式,申報比例達到100%,信息采集備案時間由原來30分鍾縮短到2分鍾,車輛查驗通關時間由原來的10分鍾縮短到30秒。

  堅持結果導向。把企業受益指數、滿意指數、降負指數作為衡量復制推廣成效的重要參照,圍繞通關效率、行政審批、營商服務、市場監管等方面,集中攻堅,統籌發力,真正讓企業得實惠、享便利。復制『中俄跨境集群建設』模式,以中俄林業聯動發展為突破口,形成了覆蓋境內外的采伐、進口、加工、銷售全鏈條產業體系,為沿邊跨境產業發展趟出了新路子。復制『一碼集成服務』模式,建設了統一的『綏意辦』APP城市服務門戶,聚合了公共資源和政務服務,成為一體化、全天候的掌上便民服務平臺。復制『一口受理、並聯辦理』模式,優化稅務、社保、公積金等部門職能,通過政務服務平臺一網通辦,實現企業開辦6個必辦環節『照、章、銀、稅、金、保』一站受理、一次辦結。復制『邊境地區涉外矛盾糾紛多元處理』模式,綏芬河片區率先推出涉外調解、涉外公證、涉外法援『三服務』體系,累計辦理各項涉外法律事項1200餘件,國際化司法服務體系邁出堅實步伐。

  下一步,綏芬河片區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部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復制推廣的成效實效上下功夫,推出一批更高質量、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自主創新成果,帶動周邊地區形成政策協同、功能協同、產業協同,全面提昇開放水平,助力龍江振興發展。

責任編輯: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