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5日訊 (記者 楊帆)15日,黑龍江省『非凡十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召開,發布會圍繞黑龍江『堅定不移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做專題發布。北大荒農墾集團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有效供給的『國家隊』和『主力軍』,目前,北大荒集團每年糧食調出量穩定在400億斤以上,約佔黑龍江省調出量的60%,約佔全國省際間可調配總量的20%,糧食商品率在95%以上,75年來,北大荒已累計為國家交售1萬億斤商品糧。

北大荒農墾集團副總經理唐浩。
為了進一步做好糧食生產,北大荒集團圍繞『三大一航母』戰略主線,深入實施『1213』高質量發展工程體系和農業『32366』任務體系,持續推進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發展。在夯實糧食產能上,主要是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向土地要產能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北大荒集團的黑土保護措施總結概況為『六個替代』和『六個全覆蓋』。核心是通過良種良法良田配套,農機農藝農人結合,種植養殖生態循環,走黑土保護與利用並舉的持續發展之路,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
目前,北大荒已經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2894萬畝,佔耕地的63%,畝均糧食產能增加10%—20%;實施水田規模化格田改造1341.3萬畝,有效增加耕地面積2-4%;充分發揮農田防護林防風固土作用,建成農田防護林體系305.5萬畝,覆蓋了集團所有耕地;推進水利工程建設,實施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工程,新增地表水灌溉面積500.45萬畝;建設了71個耕地保護與質量提昇項目農場和8個化肥減量增效示范農場,2022年有機肥應用面積達到420萬畝,綠色農藥覆蓋面積達到2400萬畝;建設了16個全域有機農場,有機農產品認證面積達到330萬畝。今年,北大荒集團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567萬畝,比上年增加了110萬畝。目前各類農作物長勢良好,具備再奪豐收的苗情基礎。
向科技要產能加強農業科技研發創新和轉化應用
在科技研發方面,與60多個綜合性大學、科研院所(中心)開展合作,構建以企業為主導,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合作項目200多個,集成關鍵技術30多套。重點聚焦黑土保護、現代種業、智慧農業三大基礎工程,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糧食產能提昇。在推廣應用方面,構建以關鍵技術為核心,以科技園區為載體的農業科技轉化服務體系,全面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四新』示范,推進良種、良法、良壤、良機、良制『五良』配套,有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科技推廣精准性。總結形成並推廣了水稻『三化兩管』、玉米『四精兩管』、大豆『兩壟一卡』、馬鈴薯『四優一管』五大栽培模式和二十項先進適用技術,推動了農業綠色增產、節本降耗、提質增效。
與此同時,北大荒集團正加快推進互聯網技術與現代農業產業深度融合。全面實施智慧育種、國產高端智能農機裝備制造與應用、田間智能化建設、農機無人化改造等智慧農業項目,加快突破關鍵技術;先後建設了兩批共20個數字農(牧)場,初步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農業集成應用解決方案;建成了6個規模化國產農機裝備無人化農場,成為全國領先和國內唯一的無人化農場群;『北大荒農服』APP全面上線,注冊用戶達到55.1萬人,北大荒近五千萬畝耕地成為數字農業發展的最佳場景,保險、金融、種、肥、藥、油、農機和大宗農產品銷售逐步實現平臺化。
向合作要產能把北大荒的糧食生產能力推廣復制到農村
北大荒75年來,形成了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核心優勢。目前,集團糧食綜合單產每畝超過一千斤,勞均糧食產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5倍以上。我們將以龍江為根據地,走出墾區、走向省外、走向國外,發揮引領、示范、帶動作用。
為此,北大荒成立了北大荒現代農業服務集團,通過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以生產托管、技術服務、全產業鏈聯結服務等多種形式參與農村耕地的生產經營。目前北大荒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已經從黑龍江省內拓展到小崗村、南泥灣、日喀則、冀魯豫、陝甘寧、湘鄂贛等23個區域,托管面積已達2800多萬畝次。今年服務面積預計達到5200萬畝次。在生產托管過程中,我們把北大荒先進的栽培模式和適用技術復制到農村,有效帶動了糧食增產。去年,北大荒全程托管的地塊玉米每畝增產200斤、水稻每畝增產200斤、大豆每畝增產50-80斤、青稞每畝增產2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