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8月30日訊 北安市又一批老舊小區有望通過改造『舊貌換新顏』。日前啟動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共有15個改造項目,涉及74個小區178棟樓,建築面積72萬平方米,惠及居民9113戶。
北安市此次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包括16棟北安供電局老舊住宅樓,今年68歲的李利作為這個小區最早的一批住戶,每天都期盼著家園的新模樣:『我們比較迫切的就是老人有個活動的場所,大家都盼了好久,總算盼到了這一天,我們非常期待,非常高興。』
老舊小區最需要改什麼、怎麼改,居民最有發言權。『改造啟動前,社區多次召開座談問詢會聽取和收集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大到規劃空間布局、基礎設施提昇,小到垃圾桶的擺放、樓牌門牌設置,都充分尊重居民的意願。小區一天天變了樣,我們看在眼裡、喜在心中。』農墾小區居民李大力說。
改造前期,北安市廣泛收集民生訴求,努力協調改造方案,認真謀劃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確保工程早啟動、居民早受益。北安市房產服務中心根據各個小區的實際情況,確定改造工程分為基礎設施改造和樓本體改造兩大項,主要包括道路硬化、防洪排澇、庭院維修、供水、供熱等改造,並完善小區內的基礎配套設施,樓本體保溫、屋面防水等。在樓房本體改造方面包括屋面防水、樓體內管線改造,更新改造樓梯間地面和扶手,更換單元門窗,牆體翻新粉刷和更換落水管等;在給排水和供熱設施改造方面包括疏通雨水、污水管道以及化糞池;在小區環境設施改造方面包括庭院綠化硬化、拆除違章建築、清理圈佔綠地、配建垃圾收集點、補齊樓牌門牌、增設文化宣傳欄、補齊路燈和樓道燈、設立充電樁等。與此同時,該中心將和工程中標合作方會同熱力、給排水等管線單位共同進駐施工現場,由管線單位逐棟樓參照施工圖紙合理規劃管網改造布局,統籌推動城市更新,提昇居住品質,加強基層治理,在完成老舊小區基礎性改造的前提下,進一步打造內涵豐富、各具特色的小區風貌。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關乎城市發展。北安市把『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深入進了百姓心坎上,真正從『為居民端菜』轉變為『由居民點菜』,營造『過程居民參與、成果居民享受、小區共同維護』的良好氛圍。2017年至2021年北安市持續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改善民生和提高城市品質的重點工程來抓,五年間,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讓9117戶居民實現安居夢,入學難、養老難、停車難、如廁難等一批關系群眾利益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慶華二村小區改造的項目是外牆保溫、外牆真石漆、屋面工程,還有給水、采暖、排水工程和小區的景觀道路、監控。現在正在外牆保溫。』中鐵一局技術總工李慶介紹說。在北安慶華二村小區,挖掘機械有序作業,對排水管道進行改造;頭戴安全帽的工人站在搭起的排排腳手架上正在為牆體粘貼保溫層。在這裡生活近30年的孫大爺高興地對記者說:『我在這個社區住30年了,這裡的樓最早已經40多年,最晚的也30多年。改造以後環境又舒適又安全,我們住得安心了。』
對於長年生活在老舊小區的居民來說,活動空間小、停車難、道路破損、綠化面積不夠、基礎設施不完善等一系列現實問題困擾著他們。今年北安主要針對市區內2000年以前建成的125棟住宅樓、新生監獄老舊3棟、供電局16棟、農墾19棟、通北鎮9棟、林業局6棟老舊住宅樓進行改造。一個個受限於當時建設條件,規劃不足、布局雜亂、配套不全的老舊小區,迎來了一次脫胎換骨的改變。
一個個老舊小區華麗『變身』,一棟棟老舊居民樓換上『新衣』,『走實走心』的民生工程切實提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