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0日,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三周年。作為中國『最北自貿區』和向北開放重要窗口的黑龍江,自接掛牌成立起,便承擔起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田』的重要使命。
如今,這塊『試驗田』建設成果如何?
三年來,黑龍江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創新意識顯著增強、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項目主體加速落地,進入提速發展、全面開花的新發展階段,截至目前,已累計生成200餘項制度創新成果,2019年8月掛牌至2022年6月底,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外貿額達690.84億元。
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黑河片區、綏芬河片區發揮特色優勢,釋放出巨大『磁場效應』,成為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深耕改革,制度創新『試驗田』活力迸發
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始終將制度創新作為核心任務,立足對俄及東北亞和沿邊開放合作的戰略定位和獨特優勢,以創新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不斷實現突破,有效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營商環境改善和產業轉型發展。
黑河片區推動建設海外倉、邊境倉、中繼倉、前置倉等,建立從海外倉發貨,邊境倉清關理貨,到中繼倉集貨快速送達的運輸體系,120餘家電商和外貿企業入倉管理,企業物流效率整體提昇25%,企業成本降低20%;
哈爾濱片區改變過去『企業先申請,政府再受理』方式,主動通知企業辦理許可證延續,首批選取『生鮮乳收購許可延續』『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延續』2個事項納入『無感續證』試運行,哈爾濱完達山奶牛養殖有限公司、哈爾濱市萬家寶娟姍奶牛基地有限公司成為首批享受該政策的企業;
綏芬河片區依托對俄醫療旅游試點和首批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打造對外特色醫療旅游新模式,開展『互聯網+中醫』線上會診,累計接待外國醫療旅游者4萬餘人次,醫療旅游網站訪問量達20餘萬次;
……
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充分調動片區和中省直部門開展制度創新,以創新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不斷實現突破,形成一批特色制度創新案例,把『試驗田』種成了『高產田』。
此外,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制定實施《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3年)》,提出8方面89項措施,系統推進金融開放、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形成新的制度創新成果,加大政策供給,創新政策賦能。
厚植發展土壤,構築營商環境『引力場』
黑龍江自貿試驗區以營商環境為抓手,全力打造對標國際高水平標准新樣板,建立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89項改革試點任務臺賬,明確責任分工清單,提出具體任務要求,推動28個中省直部門出臺33項文件、提出460餘項政策措施,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建設。
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構建集成服務新模式,推出59項政務主題服務套餐,累計精簡審批要件156項(佔原要件比重13.45%),總體壓縮審批時間達到71.91%,政務服務便利度顯著提昇。圍繞打造『當好企業服務員』特色品牌,哈爾濱片區全面推動招商機構市場化、服務企業清單化、產業培育鏈條化,實施任務落實責任制、定點服務包保制等企業服務新機制,構建起『謀、選、招、落、服』銜接全鏈條、覆蓋全周期的企業服務新體系,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獲得感。
為對標世行標准尋求新突破,黑河片區推出『一站式』涉外服務專區、『照後證前』審管聯動機制、『綠色審批通道』等特色營商品牌。開展589項省級賦權承接工作,梳理擬申請市級賦權事項,完成區級36項賦權劃轉。企業注冊時間縮短至0.5天,實現企業注冊『零』收費;『跨境貿易』『獲得電力』『申請建築許可』三項指標領跑全國。截至目前,新增注冊企業2308家,新增注冊資本96億元。
市場主體總量保持在2萬戶以上,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223戶,超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這是綏芬河片區自貿活力持續釋放的生動注腳。綏芬河片區以企業集聚為導向,以產業提質為目標,優化審批流程,助推項目建設,發揮職能轉變,項目投資建設領域推行『承諾即開工』、『一枚印章管審批』等改革,一個窗口『材料同收、審批同步、證照同發』,大幅提高審批服務效率。推進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出臺《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實施辦法》。截至目前,共為2300餘戶市場主體提供免費便利服務。
三年來,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深化『放管服』改革,『證照分離』改革在三個片區實現全覆蓋,一網通辦、容缺受理、不見面審批等實現新突破,推出『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承諾即開工昇級版』等創新舉措,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優渥土壤。
加速產業集聚,打造老工業基地發展新動能
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將招商引資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從中省直部門到片區管委會,積極搭建吸引產業集聚的政策支橕體系,圍繞重點產業開展產業鏈集成創新,著力打造更加開放、更具韌性、更有活力的產業鏈供應鏈。
哈爾濱片區出臺『黃金30條』『新驅25條』『助企上市10條』、黑河片區出臺『投資促進優惠政策』、綏芬河片區出臺『促進經濟發展扶持辦法16條』等支持政策,持續釋放自貿試驗區制度與政策磁吸效應。
圍繞『強存量、擴增量、建核心』,哈爾濱片區重點構建『4+4+3』現代產業新體系,優先謀劃6條重點產業鏈,著力打造『深海、深空、深藍、深寒』4個硬核產業品牌,加快推進產業提檔昇級。同時創新招商引資模式,構建起『謀、選、招、落、服』一體化招商新體系。2021年,哈爾濱片區實際利用外資1.92億美元,佔年計劃的146%。連續三年協議引資額『超千億』。
黑河片區成立三年來,突出特色優勢,積極探索差異化創新,『創新中俄跨境集群建設』新模式,促進黑河片區與俄阿州、布市政府形成了『規劃統籌、產業互動、政策銜接、利益共享』的協同發展機制,與俄阿州攜手推進跨境能源資源綜合加工、綠色食品、商貿物流、旅游、健康、沿邊金融等『6+N』跨境產業集群,持續為產業項目集聚發展助力。實施跨境電商貨運物流『多倉聯動』數字化集運新模式,有效緩解中俄跨境電商物流運輸成本高、速度慢等問題,打通了跨境數據與跨境產業間的鏈接。
為加快完善邊境貿易產業鏈,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綏芬河片區通過推動制造鏈條、服務鏈條、供應鏈條與貿易活動的高效合一,打造跨境木材產業體系、糧食產業體系、中藥材產業體系等邊境特色跨境產業體系,實現貿易對產業經濟全面賦能,推動邊境口岸經濟由『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
肩負新使命,引領新征程。未來,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將立足對俄和沿邊開放合作戰略定位及獨特優勢,實施『黑龍江自貿試驗區2.0版行動計劃』,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以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黑龍江省改革開放排頭兵的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