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0日訊(記者 霍梟涵)8月30日,在由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哈爾濱品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黑龍江省文化旅游形象LOGO和官方宣傳推廣平臺名稱創意發布會上,黑龍江省文化旅游形象LOGO和官方宣傳推廣平臺名稱『暢賞黑龍江』正式發布。

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何大為在致辭中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省文旅廳堅持頂層設計規劃引領,積極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系統打造文旅品牌,『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名傳四方、享譽宇內。本次發布的黑龍江省文化旅游形象LOGO和官方宣傳推廣平臺名稱,將讓廣大受眾進一步認識龍江、了解龍江、發現龍江,吸引更多旅游者感受龍江大冰雪、大森林、大濕地、大湖泊、大界江、大農田、大工業的獨特魅力。

發布會上,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何大為和省體育局副局長郭玉田為黑龍江省文化旅游官方宣傳推廣平臺名稱入圍作品設計者頒獎;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侯偉、副廳長於峰分別為黑龍江省文化旅游形象LOGO入圍作品設計者頒獎;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哲為省書協主席張戈頒發特殊貢獻獎,表彰其在黑龍江省文化旅游形象LOGO設計中的突出貢獻。


發布會上,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哲宣布黑龍江省文化旅游形象LOGO和官方宣傳推廣平臺名稱正式發布,與會領導共同揭曉黑龍江省文化旅游形象LOGO。

LOGO融入18種具有黑龍江地域經濟文化旅游特色元素
中朗文化設計師介紹,黑龍江省文化旅游形象LOGO以黑龍江三個字的拼音字母為載體,以『龍騰虎躍,勇毅前行,埋頭苦乾,開創未來』的精神為核心進行設計。整體設計靈感來源於國家一級文物『銅坐龍』,融入了18種具有黑龍江地域經濟文化旅游特色元素。

龍頭部分融入五大連池、黑龍江、烏蘇裡江和極光元素,通過寫意的手法將三者的輪廓特點與LOGO整體結合;在龍頭處加入一帶一路黑河中俄大橋的輪廓形象;龍頸處選用了代表黑龍江冬季旅游的雪花、象征『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的大工業以及有著『醉美龍江331邊防路』元素。
龍身選用了濕地和森林元素,展示黑龍江作為全國濕地大省和森林覆蓋率全國排名前列的自然優勢;longjiang的「j」變形成戶外運動的形態,體現龍江冰雪體育的繁榮發展;大糧倉展示出黑龍江作為糧食生產大省和北大荒精神的展現;龍身處可見東極廣場地標,『東』,形似字母『i』,同時將北極村的地標建築形象完美融合於龍尾處。將『一省走遍兩極』的獨特旅游文化巧妙融入。而字母「a」又體現了鄂倫春族的花紋形態,體現出黑龍江是一個多民族包容性極強的文化之地。黑龍江是東北虎的故鄉,在龍尾處將虎頭與龍尾巧妙結合,並融入了『神州北極』元素,采用中華傳統筆觸的飛白,展示出黑龍江圍繞『抗聯精神』發展的紅色旅游。
『暢賞黑龍江』是根據網上投票結果,充分吸納有關專家意見,在入圍作品的基礎上凝練提昇出來。『暢』指沒有阻礙、痛快、盡情,『賞』指因喜愛而觀看,該名稱寓意痛快、盡情、沒有阻礙地觀看我喜愛的黑龍江。
29家媒體宣傳報道,788萬人次網上觀看
本次發布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省文化和旅游廳官方新媒體矩陣、央廣網、黑龍江日報龍頭新聞、黑龍江電視臺文體圈、東北網、黑龍江網、新浪、網易、搜狐、騰訊及佳木斯市、鶴崗市、大興安嶺地區文旅抖音號、快手號、撫遠市文旅抖音等進行了實況轉播,累計觀看人數達到788萬人次以上。
新華社、新華網、中新社、央廣網、中國旅游報、省臺新聞聯播、極光新聞、黑龍江日報、龍頭新聞、東北網、騰訊、新浪、網易、搜狐等29家媒體和自媒體,進行了宣傳報道和網上互動。
全省文旅官方宣傳推廣內容框架日趨完備
為促進黑龍江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推進黑龍江全域旅游建設,持續叫響『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旅游品牌,提昇黑龍江文化旅游的美譽度和吸引力。今年3月,省文化和旅游廳面向社會公開征集黑龍江省文化旅游形象LOGO和官方宣傳推廣平臺名稱。
活動啟動後,立刻吸引了國內各地的專業創意設計公司、獨立設計師、在校大學生等多個團體或個人集體參與。經過一個月的征集,共收到來自全國15個省市的形象LOGO原創作品125個,官方宣傳推廣平臺名稱原創作品613個。
從『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旅游總體形象品牌,到『冰雪之冠、避暑勝地、五花山色、北國之春』四季子品牌;從威風凜凜的龍江旅游吉祥物『爽爽虎』,到今天即將正式發布的全省文化旅游形象LOGO和官方宣傳推廣平臺名稱,全省文旅官方宣傳推廣內容框架日趨完備。
下一步,省文旅廳將繼續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深度開發全譜系冰雪旅游、生態康養、自駕與戶外運動等旅游產品,持續擦亮『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