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黑龍江農業發展史上成果最為豐碩、成績最為輝煌的十年。黑龍江牢記囑托,錨定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戰略定位,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眼下黑龍江大地秋染田野、稻菽飄香,即將迎來又一個豐收年!

『八月半定豐收』,今年張景會種植的優質米品種畝產將超過1200斤。摸著沈甸甸的稻谷用北大荒集團七星農場有限公司種植戶張景會的話說,晚上做夢收稻子就像撿黃金似的。

好收成源自高科技,一部手機直連天地,『鋼牛鐵馬』裝上『智慧大腦』。北大荒集團七星農場有限公司種植戶秦玉秋說自己是新時代農民,秋收後有個『小』目標——到上海轉轉買個房子。
放在十年前,秦玉秋的大城市買房夢八成會被周圍人笑話,那時種地面朝黃土背朝天,汗珠掉地砸八瓣,畝產也很難過千斤。
十年前,診斷葉齡要用筆在稻苗上標記,擺盤需要手栽人搬,收割主要靠手扶收割機。
如今這些早就被智能監控、疊盤暗室育秧技術、無人收割機替代,農業生產實現數字管控,智能化管理。不僅如此,水稻品種也在更新換代不斷昇級。
今年七星農場水稻種植萬畝大地號將實現全生產環節無人作業。而這只是黑龍江爭當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的一個縮影。

保護黑土地
做強『農業芯』
發展『大農業』
十年來,黑龍江全力推動種業振興,累計建設國家級良種繁育基地19個、農作物專家育種示范基地16個。實現水稻、大豆、小麥種源完全自主。今年完成寒地作物種質資源庫擴建,保存能力達到20萬份,位居全國前列。

生物育種、智能農機、衛星導航、航化作業、病蟲害在線監測等技術廣泛應用。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昇,十年累計為國家貢獻糧食1.47萬億斤。糧食總產量、商品量、調出量均居全國第一,全國每9碗飯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
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8800多萬畝,位居全國第一,培育出北大荒、飛鶴、完達山、五常大米等一批知名品牌。優質、綠色、安全的糧食和各類農產品豐富著全國百姓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