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們為刺五加除草。

工作人員對烘乾完的刺五加茶進行分揀。

短梗刺五加。

炒制刺五加茶。

山靈地秀的五常市。
『小小刺五加,渾身都是寶。』在黑龍江省刺五加的主產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其實早在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所記載,刺五加『以五葉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刺五加能治風濕,壯筋骨,其功良深,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滿車。』又以『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買草,不言其貴』之說,對刺五加作了很高的贊譽。
刺五加作為我省道地中藥材之一,位居『龍九味』之首,其總產量約佔全國總量的80%左右,蘊藏量居全國之首,市場前景廣闊,經濟效益優勢明顯。如何充分發揮天賜的資源優勢,將龍江刺五加打造成與雲南三七、吉林人參、寧夏枸杞等比肩的中藥材大品種,促進刺五加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成為我省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目標。
青山綠水孕育龍江刺五加獨特稟賦
在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物阜民豐的黑龍江省五常市,肥沃的黑土地不僅孕育滋養了全國馳名的五常大米,還有被《本草綱目》神話了的龍江優質道地中藥材——刺五加。
仲夏時節,五常市二河鄉山河屯林業局奮斗林場內,一株株刺五加苗木在陽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煥發著勃勃生機。每年這時,黑龍江北秀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秀葦都會來到這裡,和工作人員一起除草、攏苗,享受勞作的喜悅……
從2010年注冊成立公司,立志要用龍江綠色的道地中藥材做出一杯『龍江第一茶』,何秀葦一乾就是12年。提起刺五加的功效,她可謂是如數家珍:『刺五加全身都是寶,根、莖、葉、果都可以食用,葉可以炒制成刺五加茶,根莖均可入藥,現代醫學表明,刺五加在調節機體功能紊亂、改善心肌缺血、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抑郁等方面療效顯著。』
為何選擇家鄉五常北秀山作為刺五加的種植基地?何秀葦表示:『茶之優劣,一看產地,二看工藝。我們通過多年仿野生刺五加種植的研究,摸清了刺五加最佳生長環境的規律。五常地貌呈「六山一水半草二畝半田」,最大限度滿足了優質刺五加種植過程中對坡度、坡向、土壤透光度以及酸鹼性的需求。』
生態好,藥材好,藥纔好。我省獨特的自然條件和生態資源優勢,為中藥材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黑龍江省中醫藥學會會長、博士研究生導師王學軍教授介紹,在東北三省中,黑龍江省刺五加的產量最大,總產量約佔全國總量的80%左右,蘊藏量居全國之首。我省的刺五加具有品位高、質量好、無酸雨污染等特點,在扶正固本、益腎健脾、益智安神方面有廣泛的醫療保健價值,亟待深度開發利用。
產業基礎及科研優勢助力刺五加騰飛
『乾完一天農活回到家,泡上一壺刺五加茶,喝完別提有多舒坦了!』對於五常市二河鄉新莊村村民張淑芝、許仁老兩口來說,喝茶已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新莊村黨支部書記劉清泉介紹,2010年北秀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秀葦將茶加工廠開設在這裡,由於制茶的多道工序都需要人工參與,有效拉動當地村民就地就近就業的同時,也促進了鄉村經濟的發展。
『如今刺五加由過去的野生發展為林下種植,我們村有22000畝耕地,其中旱田佔一半,未來種植刺五加等中草藥植物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為鄉村振興開闢出一條新路,新莊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考慮的重點。』劉清泉說。
據了解,目前黑龍江已有刺五加相關專利近500個,產品劑型涵蓋注射液、口服液、片劑、顆粒劑等多種劑型。作為刺五加注射液的原研和質量標准起草單位之一,黑龍江烏蘇裡江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樹貴介紹,公司專注以寒地龍藥·刺五加為主的技術研發,生產的刺五加注射液已佔全國總市場份額的85%以上。
除了產業基礎優勢,黑龍江開發利用刺五加還具有科研團隊優勢。目前,全省有10餘個國家級和省級實驗基地,有一批從事中醫藥領域研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刺五加新藥申報、院內制劑、大品種二次開發、保健食品研發等方面具有紮實的『產、學、研』基礎。相關企業在刺五加產品二次開發、規模化和標准化種植、工藝技術改進、產業鏈構建、產業化推動等方面都有不俗的成果表現。
創造產業新增長點叫響寒地龍藥品牌
雖然具有獨特的自然稟賦和產業基礎,但與雲南三七、吉林人參、寧夏枸杞相比,龍江刺五加的知名度卻不高。作為黑龍江重點打造的『龍九味』中藥材品牌之一,如何充分發揮天賜的資源優勢,開創出一條刺五加產業發展的『新路』,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據了解,黑龍江野生刺五加資源豐富,然而隨著近年來醫藥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對刺五加的需求急劇增長,野生資源已經嚴重不足。與根部相比,刺五加的地上部分莖、葉、果實含有豐富的活性成分,綜合利用及產品深度開發迫在眉睫。但刺五加僅能藥用,不屬於藥食同源品種,又限制了其開發與使用。因此,王學軍教授建議,我省相關部門要加大刺五加藥食兩用的申報力度,最大限度滿足刺五加日益增長的規模化、產業化的需求。
刺五加作為黑龍江的特色資源,目前開發的產品局限於醫藥品種和部分食品,如刺五加注射液,刺五加片,刺五加膠囊及復方刺五加顆粒、刺五加茶、刺五加山野菜等,刺五加本身的價值挖掘不夠,產品附加值不高。為此,張建平等專家學者建議,從現代循證醫學、科學的角度對刺五加進行二次開發,證明其在臨床上的有效性,做好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同時加強品牌意識,深入挖掘道地藥材刺五加的文化內涵,樹立刺五加在大健康領域的地位和形象,擴大刺五加市場品牌影響力。
『十四五』開局之年,龍江中醫藥產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在《黑龍江省刺五加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中,我省明確提出打造黑龍江刺五加品牌的標志性產業新集群的目標,創造刺五加產業新增長點,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讓以刺五加為重點的『龍九味』品牌叫響全國。
『當人們提到刺五加,就想到黑龍江!』為了這一天,勤勞朴實的龍江人正拿出百倍的乾勁和滿腔的赤誠,努力耕耘著、奮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