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0日訊(記者 楊帆)今天是全國第38個教師節,伊春市烏翠區翠巒第三中學教師王迎春自1983年參加工作,幾十年始終奮戰在教育教學一線,連續三屆同時擔任兩個班的班主任。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深受學生的愛戴和家長的信賴,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伊春市烏翠區翠巒第三中學教師王迎春。
作為優秀教師的王迎春同時擔任兩個班的班主任,這一乾就是三屆,九年的雙倍工作量,九年的時光,他毫無保留、無私的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工作。作為兩個班的班主任,他有操不完的心,他心裡裝的只有學生和學校,唯獨沒有他自己。由於長期的過度操勞和對自己苛刻的要求,2012的4月他確診為腦乾梗死。即使住院期間,他也放心不下他的學生,天天給代課老師發短信詢問學生的情況。2015年9月又一個不幸悄悄降臨,王迎春在例行檢查身體被查出膀胱癌。出院後,還時常有血尿出現,並且每周還要進行一次膀胱藥物灌注,他不顧醫生的醫囑,不顧身體的虛弱,沒有休息一天,立馬回到班級,回到學生中間。

王迎春在指導學生。
作為兩個班級的班主任,王老師不只傳播知識,更注重傳播真理,傳播理想。他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注重養成教育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學生時,他始終把關心、愛護學生作為自己行為的最高准則。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對待每位學生。特別是對貧困家庭、單親家庭、留守家庭的孩子,多關心多關注,多次給貧困生捐款捐物,給學生以家的感覺,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對於後進生,本著從不放棄,也絕不能放棄一個的原則,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春天般的溫暖關愛每一個學生。為人師表,以身垂范,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與學生始終保持著民主平等的關系。從不擺出老師的架子,以居高臨下的口吻與學生交流,而是耐心說服,循循誘導,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消除障礙,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
『我們的時代日新月異,新科技、新技能、新知識層出不窮,學生的知識儲備也在變,如果不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如何做一個時尚、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呢?』王迎春說。為了讓他的數學課堂煥發生命的光彩,王老師努力鑽研專業知識,博觀細取,厚積薄發。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不斷給自己『充電』,自覺加強專業知識及理論知識的學習。他深知,做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是優秀教師永葆活力的妙方。每上一節課,他都要做充分的准備,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積極開拓教學思路,大膽探索,把那些先進的教學理念、科學的教學方法及先進的教學手段靈活運用於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於創新等能力,讓學生在樂中學、做中學、玩中學。他努力創造的具有勃勃生機的課堂,帶給了學生無限發展的空間,他所教的班級數學成績名列前茅。他也被評為全國初中數學競賽貳級教練員,伊春市骨乾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