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2訊 2019年至2021年,黑河市實施高標准農田項目23個,投入資金19.3億元,建設高標准農田170.2萬畝,累計增產糧食1億斤,農民增收2億元;2022年,黑河市新建高標准農田項目9個,建設任務99.44萬畝、同比增長45.8%,總投資12.96億元、增長54.8%,爭取項目資金和建設規模均位列全省前三。
近年來,黑河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建設高標准農田,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精神為統領,加快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大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重點建設灌溉和排水、田間道路及配套生產設施、農田防護和生態保護、農田輸配電、耕地質量提昇五大工程,讓『糧田』變『良田』,不斷提昇黑土地品質,有效提高現有耕地產出效率,提昇糧食綜合生產及抗風險能力,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提供有力支橕。
堅持抓開工抓進度,強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實行『10天一調度』等超常規推進舉措,倒排工期,落實任務,跟蹤進度,形成狠抓項目建設的強勁態勢。將高標准農田建設的推進工作納入市委督辦范疇,以『日跟蹤、旬通報、月總結、實時調度』的方式督辦檢查。
優化評審流程,縮短高標准農田項目建設工期。黑河市農業農村部門成立工作專班,層層壓實責任,制訂工作計劃,提前介入指導。為加快評審進程,采取壓茬推進、隨報隨審等辦法,8名專家組成項目評審專家組,對全市高標准農田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評審。針對各縣(市、區)編制初步設計進度快慢不一等實際情況,報到市裡一個,立即批復一個,為全市高標准農田項目盡早盡快開工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加強監督檢查,嚴把高標准農田建設質量關。以調研、督導等方式不定期深入項目區監督檢查和現場辦公,強化日常監管,及時解決突發性問題。實行定期調度制度,及時掌握全市各地高標准農田項目建設情況,強化項目監督管理。同時,創新評價監督考核辦法,對全市高標准農田項目進行績效評價,把責任監督貫穿全過程,做好工程建設廉政監督。
隨著黑河市高標准農田建設持續不斷推進,中低產田改造成為『設施配套、全面節水、道路暢通、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優質安全、科技先進、節本增效、生態和諧』的高標准農田,全市農業基礎不斷夯實,耕地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顯著提昇,土地的產出能力穩步提高,項目區大豆每公頃增產420公斤;土地集中連片和規模經營優勢凸顯,推動了種植大戶和農機合作社標准化、機械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經營,加快了黑河市農業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