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 乾勁『滿格』 力拼收官
2022-12-08 07:50:5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冬 劉大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2月8日訊 工地施工分秒必爭,長街小巷煙火氣昇騰,集市車水馬龍,車間生產熱力無限……力拼收官,乾勁『滿格』的生動圖景在佳木斯隨處可見。

  拼時間 重大項目不歇冬

  80個項目冬季不停工,項目總投資超100億元,時近歲末,佳木斯市重大項目建設馬力不減,熱潮湧動。

  在佳木斯市高新區10餘個項目現場,建設者頂風雪冒嚴寒,搶工期抓建設。投資19億元的隆基綠能高效單晶組件項目的成品庫廠房正在架梁立柱,投資3億元的中車集團風電主機、塔筒制造項目主機車間鋼結構安裝和地下綜合管網鋪設酣戰正濃,投資3億元的華潤(黑龍江)中醫藥產業園項目及飲片車間基礎工程施工『進行時』加速,鋼結構搭建不斷刷新進度。

  在樺南縣重點央企簽約的華潤新能源30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12月9日將『雲』上開工。

  大項目落得下,優質服務跟得上。同江市冬季施工服務小組將服務前置,實行一個項目由一名市級領導、一個責任單位、一名服務專員、一本推進臺賬的推進機制。重點項目材料供應走綠色通道,『手拉手』閉環管理,投資2億元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投資4億元的經濟開發區進出口商品加工儲運園區等項目所需的預制?樁及鋼構等都得到及時供應。

  拼服務『贏商』環境上下硬功夫

  變營商環境為『贏商』環境,贏得投資者的信任和信心,已成為佳木斯招商引資的鮮明標識。

  全市11個招商專班確保產業發展與招商工作同步推進。各專班挖掘行業優勢,按圖索驥精准發力,在『鏈』上下功夫。緊盯國企、央企,積極發揮頭部企業『頭雁引領作用』,緊盯佳電股份、佳星玻璃、富錦象嶼、樺南鴻展等重點企業產業鏈延鏈、補鏈,先後引入佳電主氦風機、中建材碲化鎘、諾譜生物等產業項目,著力培育新興產業集群。

  在冰天雪地的湯原縣,1000頭漂洋過海的犢牛已住進暖屋子。在這裡安家是因投資8億元的聖元譜華威乳制品加工和萬頭牧場項目的落地。9月開工,僅三個月時間進度條已拉至總工程量的80%,明年1月將購進新西蘭、烏拉圭4000頭成母牛。

  湯原縣把企業發展、項目建設作為工作的第一要務。克服財政資金壓力爭取了2.4億元專項債券資金支持項目建設;統籌各類資源,為閉環生產企業解除後顧之懮;駐企服務專員長期駐點服務,為恢復生產的企業紓困解難。

  該市還出臺《紓難解困十條措施》,向受疫情影響衝擊較大的餐飲等行業市場主體投放貸款1705萬元,為華騰生物辦理了1000萬元、佳興塑業400萬元的穩企穩崗基金擔保貸款。持續開展『走千企訪萬戶』,千方百計解難題。在釋放潛力中不斷激發經濟恢復動能,挖掘民營經濟發展增量。

  佳木斯市與360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隆基光伏、華大基因、北大荒等頭部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濰柴·北大荒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產業生產基地項目簽約落地……招商引資的精准性、服務企業的精細化、解決問題的精確度為佳木斯贏得發展先機。

  拼質量 經濟主線勢頭走強

  1.3萬臺,125.11萬千瓦!

  哈爾濱電氣集團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11月份刷新單月產量新紀錄,月產量創歷史新高。

  重點項目組在企業發揮信息化賦能增效作用,利用MCS智能生產管理數據集成平臺科學制定計劃排程,生產過程管理精准高效。

  在進口數控包帶機前,絕緣工榮馨遠包紮電機主絕緣的動作每天要重復超百次,每一次都以百分的標准要求自己。『單月產量創下新高是件值得驕傲的事,只有我們的小指標完成,大指標纔能夠完成。』

  在佳木斯市金蘭馬橡塑制品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的產品展示區,幾條被橫向切割的帶狀產品向來賓展示著整齊的排線和厚度。

  企業生產的四大類近千種帶類產品中,農機橡塑配件、農機v帶的整體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主導產品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

  『我們企業做這行二十多年了,質量是我們的生命。現在,我們研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雙齒無級變速帶,通過創新解決了很多只能依賴進口的「卡脖子」問題。』企業總經理蘭孝全對記者說。『打造中國農機配套企業第一品牌』是蘭孝全心中的一個夢,他正帶領團隊去努力現實。

  佳木斯農機制造業門類齊全、產業鏈完整,目前已被確定為全省3個高端智能農機產業片區之一。

  隨著濰柴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產業生產基地項目正式簽約落地,中聯重科也與佳木斯市確定了以水田機械為切入點開展合作,驥馳高端智能拖拉機及聯合谷物收割機年產8000噸鑄造車間項目正式投產,佳木斯再添國產高端智能農機制造的『金名片』。

  佳木斯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日夜攻關,解開一顆顆種子的基因密碼,在豐沃的土地上講述種業振興的故事。在力拼收官的行動裡,佳木斯的『農文章』可圈可點。

  借助域內10個省級農業科研院所的雄厚實力,全市主要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將中國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全市畜牧業落地千萬元以上建設項目11個,項目總投資達到25.88億元;暢通糧食銷售渠道,發展棚室生產、『炕頭經濟』,找准農民收入增長的突破口;在農、林、牧、漁及服務業增長潛力中實現突破。

  今日的佳木斯,以力拼之姿奔跑在經濟恢復與重振的跑道上,振興圖景正鋪展開來,嶄新的模樣令人期待。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