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理論文章
搜 索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2-12-17 08:41: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 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執政理念。黨的二十大報告在第九部分中專章論述了未來五年如何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細讀報告中的一系列舉措,民生政策更有力度,兜底更加穩固,服務更加溫暖,一幅人民生活新圖景展現在眼前。

  增進民生福祉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增進民生福祉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補齊民生保障短板、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是社會建設的緊迫任務。

  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黨中央在收入分配、就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注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十年來,我省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就業、社保、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昇。

  不斷提昇人民生活品質是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

  當前和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不斷提昇人民生活品質成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而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分配問題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分配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我們要在城鄉居民普遍增收的基礎上,讓更多普通勞動者通過自身努力進入中等收入行列。

  就業與人民群眾的『飯碗』息息相關。黨的二十大報告部署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抓住了穩就業的關鍵。我們要不斷擴大就業容量,提昇就業質量,努力實現更加公平、更加充分的高質量就業;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我們要把更多人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充分發揮其『兜底線』的作用,進一步提高保障水平,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這就意味著,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能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報告聚焦『一老一小』,提出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提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這將讓更多老年人擁有幸福晚年,有力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改善民生要聚焦人民幸福生活這個『國之大者』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依然要錨定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聚焦人民幸福生活這個『國之大者』,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讓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我省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工作,加快實施民生振興計劃。聚焦民生發展,我們要傾情傾力實施民生振興計劃,解決好重點領域民生問題。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倍增行動,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堅持就業優先、創業為榮,精准開展就業服務,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持續提昇群眾穩定就業能力。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在擴面上發力,在兜底上聚焦,在安居上做實,進一步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在病有所醫上下功夫,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健康龍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繼續奮力譜寫新時代龍江民生事業發展新篇章。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

責任編輯:王俊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