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1日訊 (許麗娜 記者 許諾)『同學們,為什麼要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日前,在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材料力學》的課堂上,全國徐芝綸力學優秀教師、東北石油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唐友福隔著屏幕向同學們提問。

『只有科技強了,國家的競爭力纔能更強、國家建設纔有了戰略性支橕』『在科技創新上,我們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唐老師的話音剛落,同學們紛紛回答。
『大家說得很好!就以這節課要講的制約中國高鐵發展的高端軸承技術而言,此前它長期被西方發達國家所壟斷,但經過我國科技工作者的奮力攻關,最終創新性地提出將稀土工藝融入軸承加工技術,實現了高端軸承技術,以及嘆為觀止的新型軸承,為我國高鐵發展加速、賦能,彰顯了中國科技力量』,唐友福說。

在融合了『思政+專業』的課堂上,學生們不僅切實掌握了相關知識點,更深刻體悟到科技創新的重大意義和青年人在助力科技強國建設中的使命擔當。『到2035年國家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之時,希望我們都已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纔!』學生們這樣說。
作為一所石油特色鮮明的高校,如何在石油專業課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更好引導學生學石油、愛石油、獻身石油,是省青年教學名師、石油工程學院教師張璐瑩一直深入研究的課題。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於能源的論述,既令她倍感振奮,也為她提供了鮮活的思政素材。在《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前沿技術選講》課上,她闡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油氣地面工程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當下面臨的難題和任務以及今後的發展趨勢,並向青年學子們發出了『立鴻鵠志,為端穩能源飯碗而奮斗』的號召。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後,教育部課程思政名師、人文科學學院顏冰教授第一時間帶領《傳播學》課程思政團隊認真研讀、深刻體會報告精神,並將『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等報告要點融入到專業課知識點,引導學生從傳播學科視角領會思想精髓,激勵學生將個人成長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中。
連日來,東油師者紛紛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融入教材、融入課堂、融入實踐,用學生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方式方法,講好講活黨的二十大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學生頭腦、啟智潤心。
馬克思主義學院冷翠玲是《思想道德與法治》的任課教師,本學期她的授課對象是剛剛進入東油校園的新生,『要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教學內容和大一學生的學情,加強對青年學子的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他們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作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馬克思主義學院承擔著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光榮使命。即將在新學期講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的史洪飛教授,最近在結合二十大報告修改教案、更新知識點,他說到:『黨的二十大報告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體現,要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去講好這門課,引導他們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無論是堅守教書育人主陣地,還是奮戰科教振興主戰場,高質量推進學校改革發展的各路工作,東油乾部師生自覺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學習工作生活中。師生們表示,要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纔的初心使命,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具有大慶精神特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積極投身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纔強國建設貢獻東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