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打好縣域經濟『擂臺賽』,堅持產業立縣,突出優勢特色,強化龍頭引帶,在各縣培育形成1-2個立縣支柱產業。
青岡縣全力打造玉米立縣支柱產業,重點謀篇布局玉米生物發酵產業鏈和鮮食玉米產業鏈。全力發展鮮食玉米產業,優化種植結構,合理布局種植基地,穩步提高生產能力,規范創新市場營銷,推進產品提檔昇級,培育品牌昇級,進一步提昇『青岡玉米』區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市場價值。

大董農業廠區及周邊種植基地。
『龍江鮮食玉米看綏化,綏化鮮食玉米看青岡。』中國玉米之鄉——青岡,圍繞玉米百億產業發展目標,以『標准化』和『產業化』謀篇布局,把『一穗』鮮食玉米作為壯大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建基地、育龍頭、強加工、創品牌,鮮食玉米呈現全產業鏈發展,一路領『鮮』。
『鮮』的秘籍三個『團體標准』優於全國標准
在青岡縣『國家鮮食玉米種植與加工標准化示范區』獲批喜報傳來之際,由青岡縣農業農村局提出,綏化市農業農村局、青岡縣蔬菜(鮮食玉米)協會、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等部門、院校、行業協會、企業代表參與起草的《鮮食玉米栽培技術規程》《鮮食玉米速凍加工技術規程》《鮮食玉米真空包裝加工技術規程》等三個團體標准在國家信息化平臺公示通過,並於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
『青岡玉米糯又甜』,這不僅是一句宣傳口號,更是品質和口感的保證。『我們起草團體標准是基於多年的種植實踐,簡言之,按照我們的標准種植、加工、包裝,玉米一定好吃。』青岡縣蔬菜(鮮食玉米)協會會長高文祥說。
『去年袁書記來我們企業調研的時候,給我們協會留了作業。』作為參與起草團體標准的單位負責人,青岡縣萬德福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副會長阮萬超向記者介紹,綏化市委常委、青岡縣委書記袁成寶在企業調研時說,『鮮食玉米是新興產業,更要研究標准化。用標准化來指導種植、加工、包裝等各個環節,纔能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讓青岡鮮食玉米糯又甜的口號叫出去有出處、有底氣。』
2022年7月,青岡縣與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簽訂框架戰略合作協議,進行校縣共建,強化技術合作,建設全省首家『鮮食玉米品質提昇產業技術研究院』,深入研究鮮食玉米產業發展課題。青岡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徐洪福介紹,去年,這三個團體標准開始起草並報送公示,目前已通過並實施,為各企業在產業發展上提供遵循,為青岡縣鮮食玉米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這三個團體標准和國家出臺的相關行業標准有何區別?青岡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王鳳艷用兩個數據做了解讀。她介紹,鮮食糯玉米質量指標中有一項為『直鏈淀粉佔淀粉總量』,2020年農業農村部發布實施的《專用籽粒玉米和鮮食玉米》行業標准這項標准為小於等於5%,青岡縣的團體標准為小於等於2%,甜加糯玉米質量指標,國家標准為小於等於10%,青岡縣的團體標准為小於等於8%。直鏈淀粉佔比越低,說明鮮食玉米品質越好,口感越糯。
據悉,青岡縣主導品種有萬糯2000、小黃粘、京糯262、糯9、中苗808、美玉27、619等十餘個品種,以甜糯的口感受到市場廣泛好評。青岡縣實施的三個團體標准用數據論證『鮮』的秘籍。
『鮮』的底氣種植佔全省『半壁江山』
『這些已經包裝完的整箱玉米即將出貨,加工環節是從田間直接進生產線的,整個過程不超過三小時,這纔保證了鮮食玉米的「鎖鮮」。』黑龍江大董黑土地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武繼勇介紹,『鎖鮮』連接青岡縣鮮食玉米的收獲環境和加工環境。一穗玉米從田間到生產線鎖鮮完成,整個過程不超過3小時。去年采收加工從8月8日持續到9月30日,共加工了7964萬穗。

鮮食玉米生產線。
據高文祥介紹,大董農業是全國鮮食玉米聯盟副主席單位,2012年落戶青岡縣禎祥鎮,2022年集中流轉土地6萬畝,其中鮮食玉米種植基地3.5萬畝。
廠區建在基地內,錯峰種植,錯時種植,延長了鮮食玉米的收獲和加工期。青岡縣萬德福食品有限公司廠址建在青岡縣民政鎮,萬餘畝種植基地分布在該鎮的保安村、光榮村、公平村和興隆村,最遠種植半徑不超過10公裡。『從廠區就能看見基地,近的5分鍾,遠的也不超過半小時車程,從采收到速凍加工完成,不超過3小時。』阮萬超說。

鮮食玉米采收。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綏化市鮮食玉米產業種植面積佔據全省的『半壁江山』。據數據統計,2022年,全省鮮食玉米種植面積230萬畝,綏化市種植面積101.4萬畝,產量25億穗,加工能力30億穗,產值38億元。青岡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隋旭盛介紹,2022年青岡縣鮮食玉米種植面積達到17萬畝,鮮食玉米種植呈區域分布,打造萬畝以上標准化生產基地2個,千畝標准化生產基地14個以上,年產鮮食玉米3.9億穗,實現產值6.5億元。

玉米加工。
『鮮』的示范打造國家級示范區『實踐地』
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質量農業,創建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准化示范基地,發展品牌農業,培育壯大以『黑土優品』為牽引的農業品牌體系,讓『最優、最綠、最香、最安全』農產品走向全國。綏化市委常委、青岡縣委書記袁成寶說,綏化市鮮食玉米產業緊盯綠色、有機發展關鍵詞,『黑土優品』是綠色有機形象的代表,目前青岡縣已有『大董佔和』『雲淇』兩個鮮食玉米品牌被批准使用『黑土優品』省級公用品牌。青岡縣發展鮮食玉米產業發展以質量農業和品牌農業為根本遵循,不斷提昇鮮食玉米品質,加強品牌建設,在全國鮮食玉米產業中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
獲批國家標准化項目示范區,今年是項目實施的第一年,青岡縣將利用三年時間,建立健全以技術標准為核心、管理標准和工作標准相配套的鮮食玉米標准體系,種植面積由17萬畝擴展到20萬畝,標准化覆蓋率達到90%以上。以三個團體標准為指導,可實現鮮食玉米種植的『六統一』,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產量和面積將大幅增加,全面建立產品可追溯制度。
徐洪福介紹,這一項目的預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到2025年,鮮食玉米標准化種植規模發展到20萬畝,配套建設30家鮮食玉米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突破5億穗,鮮食玉米加工企業可實現產值6.6億元,農戶畝均增收100元。『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解決勞動力就業6000餘人,有效地推動了產業發展。同時將兼顧生態效益。

查看鮮食玉米收成。
袁成寶介紹,青岡縣將以獲批『國家鮮食玉米種植與加工標准化示范區』為契機,打造國家級標准的『實踐地』。全面提昇鮮食玉米產業鏈的標准化水平。通過標准化示范區建設,建立標准化生產加工技術規程和技術體系,構建完善青岡鮮食玉米全產業鏈標准體系及相關標准綜合體,提昇鮮食玉米全產業鏈標准化水平,有效破解鮮食玉米行業發展的瓶頸難題,打造具有品種優勢、地域特色、品牌影響力的鮮食玉米全產業鏈標准化基地,加快生態農業、可持續農業發展,壯大生產規模,實現企業振興、產業發展、農民致富、鄉村振興的多贏,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航化作業。
『鮮』的價值產業集群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位於青岡縣建設鄉雙義村的青岡縣青玉食品有限公司於2020年注冊成立,這兩年一直從事鮮食玉米規模種植與加工。該公司總經理耿立彬說,眼下老百姓都在忙著辦年貨,我們在忙著『搶地』,規模化生產需要土地流轉,土地流轉價格上漲幅度很大。村民從土地流轉和產業務工獲得雙重收益。徐洪福介紹,青岡縣現有23家新型經營主體、龍頭企業加工鮮食玉米,通過土地流轉,集中連片種植,發展規模經營,僅就在企業從事勞動力來說每年用長期工就達700餘人,年可收入3000多萬元,臨時工4000餘人,年收入可達5000多萬元,極大促進了農民增收。大董農業去年支付農民用工工資1900餘萬元。

玉鵝種養模式。
青岡縣鮮食玉米產業呈現集群式發展,隋旭盛介紹,青岡縣現有23家鮮食玉米加工企業,佔地面積75萬平方米,現有標准化冷藏庫增至7萬平方米,年儲藏能力可達5億穗,生產線40套,年加工能力可達4億穗。在生產經營中實行產業化運營模式,在大董、萬德福、福禾、青玉等龍頭企業牽動下,走出了種、加、銷一體化的路子。

鮮食玉米產品。
品質決定效益,品牌拓展市場。青岡縣商務局副局長胡興凱介紹,2021年,青岡縣重點鮮食玉米加工企業參加了黑龍江省品牌價值評價,經過黑龍江省品牌戰略促進會、黑龍江品牌研究院評審,大董公司大董佔和品牌價值0.96億元,福禾農業福禾品牌價值0.87億元,萬德福公司雲淇品牌價值0.51億元。

第35屆中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
今年,青岡縣將承辦中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叫響『青岡玉米』品牌,讓綏化鮮食玉米領『鮮』全國。
袁成寶介紹,青岡縣把做優品質、做強品牌作為鮮食玉米產業發展的關鍵舉措,推動玉米從糧食向美食轉化,鮮食玉米產業向高端化、品牌化加速發展。借勢龍江發展,基於綏化市對於鮮食玉米產業的謀篇布局,以大董農業為代表的綏化市鮮食玉米產業將向規范化、標准化、科學化和產業化方向邁進,底氣更足,青岡縣乃至綏化市的鮮食玉米篇章必將謀出『新』『鮮』篇章。
(圖片均由青岡縣委宣傳部提供)
榮譽牆
被授予『全國鮮食玉米新品種示范基地』
被授予『全國中高端鮮食玉米生產示范基地』
被授予『天貓·青岡——黑龍江鮮食玉米正宗原產地』稱號
確定『青岡玉米糯又甜』區域宣傳口號
大事記
2019年
承辦第31屆中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
發布國內首個鮮食玉米區域公用品牌『青岡玉米』
2020年
承辦第35屆中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
2022年
線上舉辦了『首季青岡鮮食玉米采收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