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8日訊(記者 霍梟涵)近日,黑龍江省首屆『龍江工匠年度人物』發布暨2023年省『五一勞動獎』頒獎儀式舉行,黑龍江省農科院研究員鹿文成榮獲2023年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
鹿文成是黑龍江省首批高層次人纔,農業農村部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東北特早熟春大豆育種崗位科學家。參加工作以來,鹿文成一直從事早熟大豆遺傳育種與高產栽培研究。在多年從事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工作中,鹿文成以身作責,發揮帶頭作用,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盡職盡責服務於『三農』工作。

潛心科研,成果豐碩,以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振興
作為主要完成人,鹿文成參與選育黑河號大豆新品種42個,累計推廣面積4億畝,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為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東北特早熟春大豆育種崗崗位專家,鹿文成積極帶領團隊進行新品種和新技術的示范推廣和高產創建工作,並積極開展科技培訓和入戶指導服務。
多年來,鹿文成主持農業部大豆良種協作攻關黑河示范區建設、農業部大豆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黑河示范基地建設,通過項目實施和協作攻關,破解限制大豆單產和效益提昇的主要技術障礙,通過技術研究、組裝、優化、示范,帶動黑河大豆大面積持續增產和產業持續發展,為區域大豆生產提供技術支橕。主持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俄羅斯大豆品種資源的創新利用』,搜集了豐富的大豆種質資源,拓寬了我國大豆的遺傳基礎,為我國大豆的優質廣適性育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2年鹿文成所帶領的團隊,在黑龍江省『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第四積溫區早熟大豆耐低溫高產品種增溫保護性耕作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中,篩選出了單產210公斤以上的品種,示范增產20%。在嫩江市的海江鎮東關村的示范基地落實了整合技術570畝的示范方,由黑河分院選育的品種黑河43,單產達到了235.5公斤。鹿文成團隊選育的『黑河43』已經連續7年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大豆品種,累計種植面積已經突破1億畝,為國家大豆食用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積極挖掘產區優勢,提昇區域大豆產業振興
鹿文成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開展早熟大豆科技創新和各項示范推廣工作,重點組織團隊及各生態試驗點構建完善了北部高寒區大豆性狀精准鑒定平臺、早熟大豆育種材料創新平臺、高代大豆品系篩選平臺、苗頭品種測試平臺、大豆光溫反應測試平臺、大豆生育期組精准劃分和新品種展示示范平臺。通過主持項目實施和協作攻關,分別在黑河6個縣(市、區)開展萬畝大豆增產增效技術集成示范,通過示范引領破解北部高寒區限制大豆單產和效益提昇的主要技術障礙,通過技術研究、組裝、優化、示范,帶動黑河大豆大面積持續增產和產業持續發展,為區域大豆生產提供技術支橕。
鹿文成每年組織早熟大豆育種團隊在黑河示范區開展試驗示范項目20多個,篩選出適合黑河不同地區和生產條件的優質高產新品種和核心技術。以優良品種和大型機械為技術載體,集成米豆輪作、深松整地、秸稈還田、精准施肥、綠色防控、全程機械化作業等核心技術,形成北部高寒區大豆綠色高產高效綜合技術模式,並進行大面積示范。
心系三農,把論文寫在邊疆大地上
近三十年來,鹿文成將青春奉獻給了農村,將滿腔熱血奉獻給了農業,將科學技術奉獻給了農民,他憑著一顆赤誠的心,默默奉獻著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的滿腔熱血,帶著技術奔走在田間,把科技論文寫在廣袤黑土大地上。
鹿文成積極參加科技服務活動,圍繞黑河大豆生產中的突出問題,在大豆生產關鍵時節,組織科技創新團隊深入田間進行現場指導,近三年參與現場線上、線下培訓100餘場次,培訓新型經營主體負責人和技術員50000餘人,為科技成果轉化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
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業科技工作者,鹿文成始終以科技服務『三農』為己任,積極投身到科技助農、興農、富農的實踐中。用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紮根邊疆的基層農業科技工作者的情懷與夢想。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一粒豆,千釣重。作為一名大豆科技工作者,鹿文成表示,榮獲殊榮深受鼓舞,也深感重任在肩,將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人纔的作用,組織專家服務團,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田間地頭,針對農民所盼、產業所求、地方所需,拓展技術,為『三農』服務,為黑龍江農業發展貢獻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