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龍江職教周?龍建院:產教深度融合 賦能『智能建造』
2023-05-10 16:50: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許諾 鄭通 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產教融合已經成為培養適應產業轉型昇級和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纔的根本要求和有效途徑。在2023年職業教育活動周開展之際,東北網記者將集中采訪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重要成果,展示新時代職業院校師生的奮進風采,彰顯職業教育支橕經濟社會發展成效。

  東北網5月10日訊(記者 許諾 鄭通 楊帆)初夏的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校園裡,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在學校實訓教學區,建築工地上各類大型建築機械有序忙碌、建築工人砌起形態各異的拱橋。『在我院的實訓工廠裡,很多建築施工節點是以剖斷面的方式進行展示,主要是方便學生的學習認知和實操訓練。』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教學實訓中心主任張怡告訴記者。

  特色優勢建築專業群『一網打盡』

  走進數智化實訓教學工廠,記者如走進了建築工廠的各個場景之中。裝配式建築教學工廠、實體建築教學工廠、路橋教學工廠、水處理實訓基地、智慧安防實訓基地等教學工廠,集中展示各建造環節的預制構件、仿真模擬還原建築工地各個場景,可拆解、組裝的裝配式實訓教學模型,豐富學生對於工廠環境的直觀認識,保證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裝配式建築職業技能考評關鍵技術的實操技能訓練,提昇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

  『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作為省內唯一一所建築類專業院校,目前在專業設置上,已構築了圍繞建築產業鏈的專業鏈,形成了適應行業發展的建築工程技術類專業群、市政工程技術類專業群、建築設計類專業群、建築設備類專業群及工程管理類專業群的建築類專業集群,實現專業群與產業集群的高度融合。』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王力說。

  據介紹,學院創新模塊化課程體系,靶向高素質復合型人纔培養,在學院主導的『成長教育課程+專業平臺課程+核心技能課程+職業拓展課程』共享型課程體系基礎上,『建築類』專業集群深入分析相關職業崗位群的工作過程,提煉專業群培養人纔的共性知識、能力與素質要求,構建『行動導向、能力遞進、課訓證融通』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同步嵌入『課程思政』,融合『1+X』內容等,使學生掌握本專業群對高技能專門人纔所必備的通用基本素質和能力以及行業或崗位群通用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雄厚基礎。

  產教融合出工匠結碩果提昇社會服務能力

  在校園內3號學生宿捨,樓體側面牆由玻璃覆蓋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是樓體的集熱牆,太陽能新風集熱系統為樓體新風提供第一次預熱。』工作人員介紹說,原來這是學校與企業合作共建的超低能耗建築,擺脫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通過保溫隔熱的外牆體與高效熱回收功能的新風系統,使得建築四季室溫受外界影響較小。同時,該宿捨樓實現了智能控制管理,通過平臺對建築內的供暖、通風、供電、供水等能源使用狀況,實行實施集中監測、能耗計算、遠程控制、能耗分析,中水系統和太陽能牆的利用,打造低碳、綠色的生活控制。

校園內3號學生公寓使用綠色建材、裝配式建造,實現清潔能源,實現超低能耗。

  這也是學院產教融合的成果,近年來,學院不斷探索和構建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新模式,創設產教融合背景下『訂單班』、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以專業群建設產業學院,實現與企業共建機制,豐富產教融合的形式和內涵,提昇學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橕。

  為培養適應和引領現代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纔,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構建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學院先後與黑龍江省建工集團、哈爾濱市政建設有限公司等企業簽約訂單班,培養適應和引領現代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纔、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學院與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亞布力陽光度假村簽署合作協議,與海爾集團、哈爾濱融創文旅集團共商服務業全產業鏈人纔培養,共同探索『新型現代學徒制』的人纔培養模式,實現校方人纔輸送與企業實踐培養的良性互動,打造校企合作昇級賦能新平臺。

實體建築教學工廠。

  學院現有智能建造產業學院、市政新興產業學院、海爾智家產業學院聯盟、ICT產業學院、銳捷產業學院,校企共建的產業學院真正實現了校企相互貫通、相互協同、相互促進的戰略性合作,讓『校企合作』的領域更寬,合作之路走得更深、更實、更遠。

  學院還搭建黑龍江省建設職教集團、校企合作科技創新研究平臺;建設BIM協同創新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心;打造中外合作辦學基地、新技術協同孵化基地;成立『智能制造』海爾學院、『智慧網絡』銳捷學院、『林達』現代服務學院,引進優質的政、產、學、研社會資源,搭建建築施工、高新材料、市政工程、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領域校企合作科技創新平臺,服務中國建築產業,全面提昇學院科研與社會服務能力,大幅提高應用技術研發能力。

  校企合作開發了《黑龍江省城鎮垃圾分類標准》《黑龍江省農村垃圾分類標准》《黑龍江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轉運標准》《黑龍江省城鎮智慧供熱技術規程》《建築工程識圖職業技能等級標准》《制冷空調系統安裝與維修技能等級標准》等標准編寫;聯合開展技術服務,申報專利45項,其中發明專利14項,橫向課題34項,參與社會服務工程項目54項,兩年社會培訓4.6萬人次,教師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責任編輯:王俊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