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5月15日訊 開闊項目建設新思路,創優聯農帶農新機制,全力推動和牛產業落地擴模顯效,哈爾濱市呼蘭區以『四兩撥千斤』的創新做法闖出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呼蘭樣板』。
近日,記者來到地處哈爾濱市呼蘭區腰堡街道辦事處的忠萍養殖專業合作社,寬闊的養殖場裡千頭牛群頗為壯觀,合作社理事長陳忠正與飼養員引導牛群進入牛捨喂養飼料。陳忠向記者介紹,合作社與龍江源尚牧業公司聯手合作,利用自有母牛繁育和牛。龍江源尚牧業公司負責提供冷凍精及配種技術指導,和牛犢牛飼養6月齡體重達到400斤即可交售公司,公司收購犢牛以體重400斤按12000元為基准,每多一公斤加價50元。『與繁育其他品種犢牛相比,縮短出欄時間12個月,出欄一頭和牛犢牛可增收5000元到6000元。現在,合作社入欄母牛1224頭,已有230頭母牛通過和牛冷凍精繁殖技術成功受孕。』陳忠說。
哈爾濱市呼蘭區鄉村振興局局長谷軍介紹,呼蘭區去年將發展和牛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取得了當年建設、當年使用、當年實現規模養殖的良好成效。
政府主導企社『聯姻』和牛產業快速落地
『如何確定過渡期內鞏固脫貧成果的重點幫扶產業?首先是制定項目幫扶新目標。』谷軍說。
針對當下人群消費食材觀的變化,特別是和牛肉具有『入口即化』『鮮嫩多汁』的特點及『雪花肉』的流行,呼蘭區多次考察論證後,決定將發展和牛產業作為過渡期內鞏固脫貧成果的重點幫扶產業,制定了『基礎建設、規模養殖、分割加工』三步走產業發展目標,明確提出『當年完成基礎建設、當年千頭母牛入欄』的攻堅任務。
『第二步,錨定項目落地合作方。』谷軍介紹,呼蘭區考察研判後,最終決定引進龍江源尚牧業有限公司作為呼蘭區和牛養殖產業合作方,依托呼蘭本地基礎母牛,通過采取和牛冷凍精配種技術繁育和牛。
『第三步,鎖定項目建設承接點。』谷軍說,引進龍江源尚牧業有限公司後,呼蘭區廣泛宣傳發動,采取曬『成績單』、講『養牛經』、交『答辯狀』等多種形式,篩選更合適、更具潛力的合作伙伴與源尚牧業攜手『聯姻』,擔當呼蘭區和牛產業項目承接落地載體,最終擇優確定呼蘭區腰堡街道水師村忠萍專業合作社,與龍江源尚牧業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高效推動和牛養殖產業在呼蘭落地生根。
創優環境和牛產業達產見效
谷軍介紹,呼蘭區探索出『自建+評估+購買』的方式建設和牛養殖場。
針對忠萍養殖專業合作社『有錢買牛無錢建捨』的實際情況,呼蘭區投入中央銜接資金531萬元專項用於支持和牛繁育養殖基地建設,將和牛繁育養殖項目直接確定為呼蘭區8個脫貧村收益分配共享項目,每年獲得投資額7%的租金作為和牛項目聯農帶農資金,用於全區8個脫貧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發展小型公益事業等。
項目資金落實後,呼蘭區組織區鄉村振興局、腰堡街道辦事處、龍江源尚牧業有限公司、忠萍養殖專業合作社簽訂『四方協議』,明確項目建設各方責任,確保項目科學有序順利進行。目前,已入欄母牛1224頭。
聯農惠民和牛產業擴模增效
谷軍說,呼蘭區創新利益聯結和補貼幫扶新機制,助力聯農帶農惠農,充分調動脫貧戶發展和牛養殖積極性。
今年1月,忠萍養殖專業合作社與8個脫貧村簽訂聯農帶農協議,獲得產業項目幫扶資金371168元,由呼蘭區鄉村振興局提出收益分配方案,50%的收益資金平均分配給全區8個脫貧村,用於安置村級公益崗位、實行差異化分配;50%收益資金根據8個脫貧村的脫貧戶數量進行差異化分配,用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發展村級公益事業。同時,將該項目確定為就業幫扶車間,帶動5名脫貧人口年均增收1200元,優先使用有勞動能力的脫貧人口4人,年人均獲得工資性收入24000元。
為了更好發揮和牛繁育養殖項目對脫貧戶的拉動作用,呼蘭區出臺了《2023年度脫貧戶家庭小種植小養殖增收行動補貼方案》。為了進一步擴大全區和牛產業規模,今年呼蘭區再次投入銜接資金300萬元,專項支持和牛繁育養殖場地二期工程建設,工程建成後,可擴大養殖規模1000頭,存欄量將達到2500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