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綏芬河:精做『硒』文章
2023-05-15 08:25: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杜懷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富硒黃瓜。

  黑龍江日報5月15日訊 初夏的綏芬河,萬物競綠,生機勃勃。農戶們像往年一樣,搶抓農時,在田間地頭忙著平整土地、播種、施肥。和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農戶們紛紛在『硒』上下起功夫,努力探索富硒種植新技術,富硒產業成為綏芬河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的『新引擎』。

  5月13日,在綏芬河市北寒村耕地上,拖拉機正在耕作,播下一顆顆小米種子,也播撒下新的希望。今年,北寒村把富硒種植作為發展重點,開闢30畝富硒小米示范園,以富硒小米拉開了北寒村富硒產業的序幕。富硒小米將在10月收獲,預計畝產500斤,產量比普通小米高8%。雖然富硒小米的售價是普通小米的一倍,但因其營養價值高、品質好,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青睞,剛剛播種,就有人諮詢預定了。

  走進建新村富硒蔬菜大棚,黃瓜、柿子掛滿枝頭,一棵棵秧苗健壯挺拔,散發著清香。去年嘗到了富硒蔬菜『甜頭』的種植戶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種植的富硒黃瓜,每年畝產3萬斤,采用富硒技術種植後,每斤能多賣五毛錢,每年可增收30%,真正讓『錢袋子』鼓起來了。

  去年,建新村率先開始種植富硒蔬菜,蔬菜的外觀、口感、品質、儲存等方面都得到極大提昇,一經上市,就受到消費者喜歡,售價也提高了,可謂是物以『硒』為貴。今年,建新村進一步擴大了種植面積,從去年的20個棚擴大到30個,年產量預計達到50萬斤,種植的富硒黃瓜已經上市,市場銷售供不應求,富硒柿子也將在月底上市。

  在建新村一戶村民的後院,綠色小苗隨風搖曳。綏芬河市農業農村局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是他們去年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時,指導農戶種植的中藥材——平貝,也是他們在成功種植了富硒蔬菜後,在富硒產業發展上的又一新探索,通過富硒中草藥種植,讓中草藥產業富硒又富民。

  在維多寶木耳基地,一排排現代化標准木耳掛袋大棚鱗次櫛比。從2012年探索富硒黑木耳產業開始,維多寶的富硒木耳產業已經走過了11個年頭,富硒木耳成為了維多寶的明星產品。去年開始,綏芬河市農業農村局建立了以維多寶為引領的『龍頭企業+產業基地+合作社+種植大戶』發展機制,向農戶推廣富硒栽培技術,同時鼓勵維多寶公司訂單收購全市富硒黑木耳,給農戶吃下定心丸,今年,富硒木耳已經達到500萬袋。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去年以來,綏芬河市積極探索富硒種植產業發展,打造富硒木耳、富硒蔬菜、富硒小米等富硒特色農產品種植基地,擴大富硒農產品的種植規模,逐步形成專業化、規模化的富硒種植,有力提昇綏芬河農產品產量、品質和營養價值。

  綏芬河市農業農村局推廣中心副主任顏子涵說,今年綏芬河邀請了富硒種植首席專家錢華教授進行技術指導。下一步,將繼續對富硒草莓、富硒蔬菜、富硒小米、富硒甜黏玉米進行技術指導,開展試驗示范推廣,從而促進農產品提質增效,增強抗逆抗病性、促進早熟、提高品質、增加富硒功能,推動富硒產業全面昇級和高質量發展,讓富硒產業繼續壯大,百姓持續增收。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