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購生鮮連鎖超市』是我市較大的連鎖零售企業,在全市有60多家連鎖店。今年,該公司預計建設配送中心,但在審批、選址和建設上遇到了難題。
龍鳳區得知此事後,立即行動,由區商務局派出專人對該企業提供一對一『管家式』服務,幫助企業選址、立項和審批,千方百計幫企業降本增效。
最終,成功幫助『慶購』選址龍鳳區向陽學校舊址。該地址離市區較近、交通便利,主樓翻新後即可投入使用,僅這一項,就為企業節省300餘萬元建設費用。
而這,僅是大慶市領導乾部包聯企業工作的一個縮影。一段時間以來,我市各級各部門不斷提能力轉作風,踐行『六到一線』工作法,積極落實領導乾部包聯企業制度,著力推動工作從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
市工信局數據顯示,年初以來,市縣鄉三級累計受理包聯企業資金融資、政策享受、物流運輸等11類問題訴求793個,已解決728個,辦結率91.8%。受理市領導包聯企業問題訴求183個,已解決146個,辦結率79.78%;縣區層面受理企業問題訴求336個,已解決316個,辦結率94.05%;鄉鎮、街道、園區層面受理企業問題訴求274個,已解決266個,辦結率97.05%。
包聯企業『全覆蓋』、包聯對象『常聯系』、包聯領導『真幫忙』、包聯成果『見實效』,已成為指導我市包聯服務企業的工作原則。年初以來,全市各級領導乾部圍繞穩住經濟發展大盤、企業急難愁盼、破解關鍵難題等方面,爭當『服務員』、『聯絡員』,全面構建上下貫通、齊抓共管、強力推進的長效化企業包聯工作格局。
全力以赴穩住經濟大盤,堅持統籌全面抓包聯重點,以大帶小求突破。高新區聚焦規上、高新技術等企業,納入重點包聯企業344家、佔全區經濟總量的90%,成功幫助解決溢泰半導體等16家重點企業在要素保障、市場拓展、降本增效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挖潛產值15億元;林甸縣兩家伊利乳業佔全縣規上工業產值60%以上,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赴伊利集團總部,協調爭取加大排產計劃,一季度實現產值8.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00萬元,通過穩龍頭,帶動元興生物、浩瑞飼料等相關配套企業發展,為縣域經濟蓄勢賦能提供了有力支橕。
真幫實扶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對企業反映問題進行分析研判,提出個性化解決方案和推進措施。大同區聚焦破解博潤停產難題,成立農民欠糧款摸底、債務及貸款摸底、清欠及重啟等4個工作專班,推動山東博潤旗下四家企業加快『打捆重整』進程,追回企業欠糧款334萬元;杜爾伯特縣伊利、伊品、谷實等13家企業申報智能化工廠、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全縣企業免征屬於地方分享部分的企業所得稅;肇州縣曾受資金短缺制約的企業『一口豬』,通過引入合作方,讓企業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目前兩條生產線全部啟動,日屠宰生豬1700頭,全年產值可達8億元左右。
創新思維立足長遠,堅持『舉一反三』破解企業關鍵難題。肇源縣圍繞融資難、用工難、訂單難等方面,系統謀劃、周密部署,正謀劃成立2億元規模的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為企業搭橋解決流動資金不足問題;助推企業引進急需高端人纔,采取事業身份引入到企業工作的辦法,服務期滿可自主選擇去留,對幫助企業引進人纔起到一定促進作用;積極為?魚溝、大千環保等企業擴大市場份額、拓寬銷售渠道,尤其是在與國企對接過程中,積極為企業產品宣傳,成功幫助企業搶佔市場、增加訂單。
讓政策紅利上門,精准直達企業。接下來,我市將進一步圍繞問題化解、紓困解難、惠企政策等方面,加強對包聯工作的全鏈條梳理,解決企業提出的新問題新訴求,切實推動惠企政策落實落地。
大慶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