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1日訊 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做好民政工作、推進事業發展的「指南針」「定盤星」。』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民政廳聚焦為民辦事讓主題教育『實起來』,結合深化能力作風建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在創新為民服務方式上邁出新步伐。特別是以高位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為牽引,以落實完善兒童福利政策為重點,以塑造『民政牽掛·共護未來』品牌為載體,創新實施三項『護苗』舉措,切實提昇兒童福利保障和關愛服務水平。
牢固樹立『孩子的事一刻耽誤不得』理念,建立『政策找人』保障機制,確保黨的關懷『一個不落』。省民政廳針對孤困兒童主動提出申請能力弱、幫扶需求迫切的實際情況,在全國率先拓展『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的『政策找人』服務,確保符合保障條件的未成年人及時享受基本生活、教育、醫療等各項救助保障政策。在主題教育和深化能力作風中錘煉整合力量、統籌推進工作的本領,省民政廳聯合教育、公安、司法、衛生健康、醫保、鄉村振興、婦聯、殘聯等9部門,印發《關於建立黑龍江省兒童福利保障政策找人排查工作機制的通知》,提出『12345+9』工作內容,各部門結合自身職能主動發現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救助幫扶需求,定期共享數據信息,民政部門負責對各部門數據進行核查、甄別、確認,將符合條件兒童及時納入保障范圍。據省民政廳兒童福利處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4月機制運行以來,全省通過『人找政策』對比兒童數據47.7萬人次,及時將主動發現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對雖不符合保障條件但仍需關愛服務的未成年人及其監護家庭,民政部門主動『上前一步、靠近一些、延伸一下』,認真評估需求、進行適度幫扶、提供關愛服務,進一步織密紮牢兒童福利保障網。
充分踐行『兒童利益最大化』理念,開展『十百千』動態監測,督導服務送達基層『最末端』。省民政廳抓實對基層民政部門的工作考評,建立『十百千』監測指標體系,對全省各地兒童福利領域政策落實進行全維度監測督導。按照民政服務事項『馬上就辦、辦就辦好』要求,重點對未成年保障對象基本生活、助醫助學待遇落實、享受關愛服務情況以及監護人或受委托監護人履行監護責任等8個方面進行動態監測、跟蹤問效,一站式解決保障不精准、信息更新不及時、諮詢電話不暢通、工作人員服務不到位等問題。省民政廳每季度還要對各地工作進行督導問責、評比打分,進一步提昇基層民政部門對兒童的關愛服務能力。記者了解到,監測工作啟動以來,全省各級各地民政部門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常態化采取現場、電話或視頻形式,對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國內收養登記機構、兒童福利保障待遇申辦窗口和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進行監測隨訪,運用『四個體系』建立監測臺賬,對發現的問題迅速報告、妥善處置、形成閉環,年度內覆蓋全省鄉鎮(街道)或村(居)民委員會要至少達到1000個,且每季度完成監測服務不少於年度指標體系的25%。
始終秉承『雖非親骨肉,依然父母心』理念,爭先晉位塑造品牌,提速推進『向日葵計劃』。省民政廳將發展好兒童福利事業作為體現民生溫度的重要工作,創新打造『民政牽掛·共護未來』品牌,充分發揮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牽頭作用,聯合8個部門制定『合力監護、相伴成長』50項責任清單,不斷築牢政府、社會、家庭共建共育責任體系。在打造亮點上打開思路,規范推進實施全省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建設『向日葵計劃』,將兒童關愛保護向基層延伸、向更廣泛兒童群體拓展,向社會兒童提供政策諮詢、心理輔導、監護指導等8個方面服務。今年5月,提前完成民政『十四五』規劃中『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覆蓋率要達到50%』的終期目標,覆蓋率66.6%,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築牢安全屏障。持續拓展我省關愛困境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的公益慈善新載體——龍江『認親助養』活動品牌影響力,累計動員300多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3000多名黨員乾部、愛心人士、志願者等參與活動,簽訂『認親助養』協議500多份,開展了包括啟蒙開發、生活照護、心理慰藉、學習輔導等服務累計服務困境兒童5萬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