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苗家子女對父母去世後的土地分割有爭議。』
『4月28日,周家羊吃了劉家稻苗。』
『4月29日,楊家放水淹了於家的地,於家擔心苗出不齊。』……
這些接連發出百姓的訴求都來自黑龍江省佳木斯郊區法院『共享法庭』工作網,法院將這些訴求登記到『民生工作清單』中,目前有700餘條,每一條都標注了處理結果。
近年來,佳木斯市郊區打造了『全科網格』,區網格中心、鄉鎮網格指揮中心、村網格化服務站和1002個網格互聯互通,築牢社會治理堅實底座。『我們把訴源治理融入「全科網格」共享共治,推動建立了黨委牽頭、法院主推、司法行政等多部門支持配合、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的「共享法庭」工作體系,構建多元解紛新格局,促進糾紛源頭化解。』佳木斯市郊區法院院長周哲說。
『天上有網絡,地上有網格,「共享法庭」網上有清單。一部手機,一根網線,一塊屏,這就是「共享法庭」的標准配置和物理存在。』敖其法庭庭長黃佳麗說,郊區法院下轄佳西、敖其、蓮江口3個人民法庭將立案工作計算機與指揮中心、服務站的電腦終端互聯互通,居民有法律難題,就近到中心、服務站上網提單。3個法庭和郊區法院民庭的法官加入『共享法庭』微信群,對群裡反映的群眾糾紛信息進行研判分析,發現『預警信息』或苗頭性風險,立即協調相關網格員、人民調解員線下合力處置,把矛盾化解在鄉村。
日前,佳木斯市郊區敖其鎮高峰村農民老劉到地裡耕種時,發現地鄰老李種了他家一壟地,雙方就此爭吵起來,老劉遂讓殘障孩子坐在了有爭議的壟臺上。
網格員、敖其『共享法庭』庭務主任楊明得知此事後,急忙在『共享法庭』微信群發出『預警信息』。隨即,敖其法庭法官和群勝鄉政府工作人員陸續趕到現場,查清事實後,法官講法、政府人員說理、庭務主任談鄉情,三方聯動,爭議當天解決,春耕之路再暢通。
『土地紛爭是農村最易爆發矛盾的敏感點。現在,有了「共享法庭」,接訴即辦、糾紛立解、隱患排除。』楊明說,目前郊區正在開展『網格化管理服務昇級行動』,『共享法庭』工作體系是其中一大亮點。
4月8日,佳木斯市平安郊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了《關於全面建設『共享+網格』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體系的實施方案》,在100個行政村、36個街道社區設立鄉鎮、行政村『共享法庭』,在建築、物業、旅游等糾紛多發領域特設『共享法庭』,打造一站式訴訟服務、多元解紛、基層治理最小支點,深化訴源治理的重要前哨。
『共享法庭』有調解指導、網上立案、在線訴訟、普法宣傳、基層治理五項功能,凝聚人民陪審員、人民調解員、專業網格員、法治網格員四支隊伍合力,暢通訴調對接,推動訴源治理向縱深發展。對發生在網格內的家事糾紛、鄰裡糾紛、同一村糾紛,由村『共享法庭』先行調解,跨村、跨鄉鎮糾紛,由『共享法庭』依托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平臺調解。對行業性糾紛,由特設『共享法庭』調解。村『共享法庭』認為糾紛疑難復雜的,由庭務主任輔助當事人線上立案或到人民法庭起訴立案。
截至目前,佳木斯市郊區法院已在100個行政村、36個社區和保險公司、婦聯、中小學校等24個單位設立160個『共享法庭』,累計訴前調解102件糾紛,涉案標的額198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