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0日訊(記者 葛金鑫)6月10日,記者在位於友誼路上海街地鐵站施工現場看到,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地鐵3號線西北環最後一座樣板車站順利封頂。
上海街地鐵站設計時是帶有停車功能的車站。車站主體圍護結構,全長470米(其中雙層車站段長252米,配線段長218米),寬20米,周長980米,屬於地鐵3號線施工西北環主體結構施工圍擋最長的。由於該施工路段位於友誼路重要交通要道,為了確保交通,在地連牆施工過程中減少佔道,圍擋臨邊導邊170餘次,地連牆與車行道最近處0.2-0.3米。176幅地連牆施工過程中,為避免臨松花江最近車站在富水砂層地質情況下發生繞流,引起後期主體施工湧水湧沙風險,只能采取『拉鏈式』分段嵌入50米深岩層,澆築混凝土工序無縫銜接,確保了主體施工安全。

鋼筋籠插入地連牆中,要求精准度極高,他們精准施策,用2臺300噸重履帶吊進行176次試吊、起吊、入槽,使地連牆安全『紮根』。如果對槽內泥漿裡的粉細沙置換不徹底,極易在澆築混凝土過程中,造成牆體夾砂,導致後期基坑開挖過程中出現牆體滲漏水,嚴重的會導致地面塌陷,使施工無法正常進行。該項目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反復研究,制定地連牆施工方案,創新工藝,采取泥漿分離器,將地下連續牆槽體內的粉細砂置換出來,保證施工質量,同時優化施工,科學組織,合理籌劃,研究場地交通轉換、大型設備交叉作業、地連牆施工順序、吊裝運輸方式,建立預防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
友誼路是哈爾濱重要的交通要道,每天車流量多達數十萬臺。為了確保沿線交通和市民出行,哈爾濱地鐵集團組織中交隧道工程局以及施工單位進行了9次大導改、3次小導改。整個過程中,克服了管線遷移難、施工場地狹窄、大型機械交叉作業多等困難,邊導改、邊進行地下連續牆作業。
哈爾濱地鐵3號線西北環共有12個車站、12個區間,總長24.12公裡。『現在所有車站已實現主體封頂,隧道施工只剩下友誼宮站到兆麟公園站的右線和兆麟公園站到北馬路站左線沒有盾構貫通,預計近期全部貫通。』哈爾濱地鐵集團建設分公司經理助理陳培軍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