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絕不是『家務事』或『家庭瑣事』
已經引起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
當家庭暴力發生時
沈默不是合理的應對措施
我們應該拿起法律武器
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
高某與張某結婚二十餘年,女兒如今已經邁進大學校園,可二人之間的感情卻每況愈下。高某性格敏感多疑,每次喝醉回家都與妻子張某發生激烈爭吵,張某稍有爭辯,高某便動手毆打。今年5月23日,高某與張某的矛盾再度爆發,張某通過社區聯系到牡丹江市東安區法院的『管大姐工作室』。
管仁英法官將雙方約到工作室了解情況,妻子張某表示堅決離婚,而高某態度冷漠,既不同意離婚,也不請求張某原諒。管仁英法官經過一番調解,二人矛盾仍未緩和。法官向張某詳細介紹了反家庭暴力相關法律規定,張某表示暫時還不打算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當天,二人離開工作室時,高某搶在張某回家前更換了門鎖,阻止張某回家。
無奈之下,張某又聯系到法官。法官聽了張某的哭訴,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第一時間趕赴張某家中。此時,張某的親屬和高某劍拔弩張,衝突一觸即發。法官和社區工作人員耐心與雙方進行溝通,並勸離其餘家屬,隨後采取『背對背』的方式對夫妻倆進行調解。

經過勸導,高某逐漸冷靜下來。隨後,法官耐心向其講解了反家庭暴力法的相關內容,引導其正視對妻子實施家庭暴力的錯誤行為,認真考慮夫妻關系是否還有存續的必要。經過法官的調解,高某表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同意與張某離婚。為減輕家暴行為對張某造成的不良影響,法官又對張某進行了心理疏導。
和平分手也許是最好的結果
家暴的危害不容小覷
第一時間尋求法律保護
莫讓自己置身於危險境地
這是面對家暴最好的解決辦法
提昇婦女兒童法律意識
通過簽發人身安全保護令等措施
全力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預防、打擊侵害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
為婚姻家庭弱勢群體橕起一片『法治藍天』
法院一直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