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央媒看龍江?黑土地上的絢麗富美村居圖
2023-07-11 10:58:33 來源:東北網-極光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夏日龍江,生機勃勃。驅車行駛在黑龍江省寶清縣的田野上,大機械在田野間轟鳴,農人們忙碌的身影點綴在畫卷中。

  寶清縣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北大荒核心區。為促進農業全面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標,寶清聚焦黨建賦能、資源要素流通、產業發展、和美鄉村建設,繪出了一幅絢麗的富美村居圖。

  黨委政府怎麼乾——擰成一股繩,共下一盤棋

  近日,寶清縣夾信子鎮團結村黨支部書記宋剛早早來到錦團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他們生產的鮮食玉米太暢銷了,但是產量跟不上,我來和公司總經理李俊商量一下,怎麼擴大產能。』

  『我現在需要找一塊建設用地,再建一個加工廠,纔能擴大產能。』一見到宋剛,李俊就迫不及待地說出了心中的煩惱。

  『沒事,這個我來協調,咱們慢慢想辦法。』宋剛的話讓李俊放心了。『沒有宋書記在中間溝通協調,我都不知道找誰去。』李俊說。

  『五級書記是「火車頭」「頭雁」,他們引領的方向就是鄉村振興的方向。農村基層黨組織強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行不行,直接關系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效果的好與壞。』寶清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說。

  寶清縣按照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縣長為組長的寶清縣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鄉村振興『1+6』七個工作專班。借村『兩委』換屆契機,寶清縣選派124名優秀人纔到鄉村振興一線的33個崗位中,黨員任村黨組織副書記,非黨員任村委會主任助理,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乾部隊伍。

  振興底氣怎麼聚——加大要素投入,不斷強化支橕保障

  鄉村振興既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如何聚集振興底氣,增強後勁?

  寶清縣委縣政府給出了明確的答案:要讓財政、金融、土地、補貼等各項優惠政策執行到位,推動人纔、土地、資本等資源要素流動起來。

  『創新融資模式,整合鄉村振興專項資金,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項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三大板塊的鄉村振興項目。』寶清縣鄉村振興服務中心主任朱明亮說。

  寶清縣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四兩撥千斤』作用,全面引導、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農業農村。科學合理使用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充分利用金融貸款、支農再貸款等政策工具,加大對鄉村振興工作支持力度。

  科技支橕為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寶清縣依托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積極踐行『藏糧於地,藏糧於技』重大戰略任務,重點解決我國北方水稻產業發展問題,收集670份綜合性狀表現優良的寒地水稻品種資源,創制新種質1000餘份,培育新品種新品系110餘份,去年累計示范推廣10萬餘畝。

  此外,寶清縣還在土地供應上優先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需求,將建設用地規模和年度計劃指標向鄉村振興項目傾斜。在人纔引育方面,開展『雁歸興鄉』返鄉創業推進行動,大力培養農業產業急需人纔,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纔保障。

  鄉村產業怎麼興——做強土特產,促三產融合發展

  在寶清鎮福潞采摘園桃樹大棚內,生機勃勃、綠意盎然,陣陣桃香撲鼻而來,大棚內的700餘棵桃樹上,掛滿了嬌翠欲滴的桃子,在綠葉間發出誘人的香氣。采摘園負責人於潞告訴記者,大棚內的桃子為優質水蜜桃,今年已經是桃樹種植的第四年了,為保證品質每棵樹掛果嚴格控制在10斤左右。

  寶清縣在不斷加強第一產業產能的同時,也不斷培植特色產業。富硒黑土為寶清發展特色產業提供了加持,中藥材、富硒等高附加值特色產業迅猛發展。全面打響『中國北大荒硒都』地域品牌,以龍頭示范帶動孵化,扶持建設了齒留鮮大米加工廠、綠塔和錦團鮮食玉米加工廠等30餘家本土企業,帶動全縣10個鄉鎮近百個村屯2萬餘人投入到富硒產業發展中。高位打造『龍江第一藥材大縣』,重點發展白鮮皮、刺五加、蒼術等道地藥材,建設優質種苗繁育基地11萬畝,產量2.6萬噸、市值3.2億元,其中白鮮皮產量居全省之首。

  為突破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瓶頸,寶清縣踐行『因勢利導,變廢為寶,因地制宜,化腐朽為神奇』的科學發展理念,高質量開發旅游資源,打造全域全季旅游新模式,帶動了住宿、餐飲、農產品銷售等相關產業的發展。2021年以來,寶清縣累計接待游客62.5萬人次,旅游收入3.52億元。

  和美鄉村怎麼建——統籌推進,建立長效運營管護機制

  連日來,夾信子鎮圍繞家美、院美、村美、風尚美、心裡美『五美』共建,以『六清一修一改一建』(即清理農村積存垃圾、清理村內柴草垛、清理殘垣斷壁、清理村內溝塘、清理農戶庭院、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修復杖牆柵欄,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建立村莊清潔制度)為整治標准,全鎮上下迅速行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聚焦鄉村衛生死角,掀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熱潮。

  『你看看,因為衛生沒搞好,我上個月就得了2分。』村民於成年說。

  『我們探索建立了「產業項目+人居環境」積分制管理模式,制定了《寶清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考核驗收實施方案》,考核結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體系,對全年考核排名前3位的鄉鎮每個獎勵5萬元;排名後3位的村屯,扣發村乾部獎勵工資10%。積分第一的村民,到年終也能得到3000元的「年終獎」。』朱明亮說。

  『乾乾淨淨多好啊,房前屋後都種花栽草,看著心裡也舒坦。』村民們打心底裡高興。

  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去年寶清縣采取試點化推進,新建旱廁試點200個、水廁試點5個。截至去年末,累計改造完成衛生廁所6024戶。建立了『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模式,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實現145個行政村100%全覆蓋,做到日產日清。寶清縣還實現了全縣10個鄉鎮145個行政村全面提檔昇級,農村面貌發生了突破性轉變。去年,全縣完成村屯綠化88個,造林面積4000餘畝。投入資金6321萬元,創建『三類示范村』5個,累計建設示范村37個,評比美麗示范庭院450個。

  一時美,更要一直美。為了讓和美鄉村一直美下去,寶清縣建立了《寶清縣衛生廁所長效管護機制》等工作機制,全縣10個鄉鎮205個村屯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對村屯事務進行規范管理。

  寶清縣委書記徐斌義表示,將堅持把鄉村振興作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以建設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和全國現代農業產業園為主線,以22.8億元的鄉村振興基礎設施項目資金為支橕,持續提高農田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和減災抗災能力,做大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富硒、中草藥、鮮食玉米等特色優質產業,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商貿流通』『農業+康養』『農業+文旅』融合業態,全面開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