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1日訊(記者 唐繼厚)『免費聽養生課,登記信息就送雞蛋』『這項投資高回報、低風險,把錢投進去准沒錯』……這是一些常見的詐騙老年群體的手段。為增強廣大老年人防騙意識,連日來,伊春市嘉蔭公安廣泛深入縣轄社區開展老年人防詐騙宣傳活動,全力守護好老年人的『錢袋子』。

活動中,嘉蔭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反詐宣傳民警結合真實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社區群眾講解身邊的真實案例,以案說法,就犯罪手法、常用套路手段和角色扮演等方面向網社區群眾進行了深刻剖析,提醒廣大群眾了解詐騙犯罪就在身邊,詐騙手段層出不窮,不輕信陌生來電,不輕易轉賬匯款,提高警惕、做好防范是關鍵。面對犯罪分子花言巧語,威脅恐嚇,一定記住『五不和一打』,即『不聽、不信、不貪、不轉賬、不匯款』,有疑問要及時撥打110,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通過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了老年人對詐騙的防范、鑒別和自我保護能力,切實守護好老年人的『錢袋子』。
警方提醒
不要貪圖便宜
面對形形色色的騙術,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貪圖小利,不輕信他人,牢記世上』。要打消『用小錢賺大錢』『吃小虧賺大便宜』『不勞而獲』的念頭,要看好自己的錢袋子,凡是有人讓您出錢,一定要多一個心眼,不能輕易將自己的錢拿出來。
提高法治意識
老年人平時要多關注新聞媒體、社區宣傳欄、標語等,了解當前多發的各類詐騙手段,提高警惕,加強對詐騙伎倆的識別能力。
端正保健理念
要從正規的渠道獲取科學的保健常識,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醫,不輕信所謂的特效藥、神藥、進口藥,以防陷入『藥托』的騙局。
樹立安全思維
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個人信息,如本人證件號碼、各種與身份信息或銀行卡綁定的賬號、密碼等,不向他人透露,並盡量避免通過公共網絡環境使用金融服務。
警惕上門推銷
由於老年人獨自在家時間居多,日常應多與鄰居打交道,遇到可疑、陌生的人經常觀望、敲門等情況,必要時撥打110報警。對上門維修、送貨、送禮物等身份不能確定的人員,盡量等子女回家後再接待。
保持警戒心理
有些騙子常常主動與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時表現得很熱情,此時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在此特別提醒老年朋友,千萬不要和『陌生人』過於接近,以免上當受騙。另外,獨自外出時不帶貴重物品和首飾。
不要輕易動錢
凡是要動錢的時候,不要相信騙子那些『不要告訴任何人』的話,自己拿不定主意時,一定找老伴、孩子或自己信得過的鄰居和朋友,向他們征求意見,商量對策,必要時要及時報警。
警惕『各種講座』
不要參加所謂公司提供的講座、免費旅游、免費茶話會、免費參觀公司經營等活動,不要盲目相信高額回報的宣傳和所謂『公司實力』,防止陷入騙子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