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綏化市青岡縣堅持便民利企導向,聚焦辦事群眾『來回跑、多次跑、多頭跑』等問題,圍繞數據共享創新應用,從優化登記程序、簡化登記材料、減少登記環節和壓縮登記時限入手,強化『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改革創新,在流程上做減法,在服務上做加法,推動提昇不動產登記便利度工作取得實效,營造規范、透明、高效、便民的不動產登記服務環境,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持續提昇。
以數字化建設為支橕,從『線下辦』向『無接觸』昇級
充分運用互聯網、人臉識別、在線支付等技術,不斷夯實數字政務基礎,構建多層次、多維度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首先,打造綜合服務平臺。在綏化市率先開發不動產登記微信公眾小程序,連接實體窗口,與省政務服務平臺統一身份認證,打造『互聯網+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服務模式,實現換證、轉移、預告、變更、抵押、注銷、預約、檔案和進度查詢等事項全流程網辦,不動產電子證書、證明網上查詢和領取。
其次,推進信息共享核驗。打通與住建、公安、民政、稅務、市場監管等8個部門間數據壁壘,實現戶籍信息、婚姻狀況、房屋信息、身份信息、契稅完稅憑證等基本信息互通互認,市場主體登記信息、不動產登記信息實時交互查驗。
再次,推動事項聯審聯辦。開發建設『在線繳費』、『在線繳稅』、電子簽名等功能模塊,實現共享信息嵌入式集成應用,與水、電、氣、熱、訊等部門業務協同辦理,同步過戶。打造不動產登記『全流程、全天候、全地域、無紙化』服務模式,實現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省內通辦』。
以集成化受理為牽引,從『多頭跑』向『一站辦』轉變
依托縣級政務服務中心,聚焦建設標准化、規范化、便利化政務服務目標,打造『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持續推動『部門思維』向『企業群眾視角』轉變。
窗口服務集成化。設立『青岡縣不動產登記服務專區』,通過調整窗口布局、優化辦事流程,科學設置8個綜合窗口,不動產首次、變更、轉移、抵押權、注銷、預告、更正、異議、查封、其他登記等10項事項實現『一窗受理』。
審批流程鏈條化。按照『一件事』標准,由不動產登記中心代辦網簽業務,將交易合同簽訂、稅款征收、不動產登記三大類業務流程並行辦理,辦理環節由原來的9個壓縮至2個,實現一般業務1小時常態化辦結;查封、注銷、異議登記即時辦結。
服務事項標准化。不動產登記過程中涉及事項進行『顆粒化梳理』,明確不動產登記辦理流程、收費標准、涉稅稅種稅率及26項登記申請材料並對外公布,實現辦理事項、材料清單的精標准化、規范化。年初以來,累計辦理不動產登記證書、證明等各類登記業務13106筆,較去年同比增長11%,辦事效率顯著提高。
以便利化辦事為重點,從『單項事』向『整件事』覆蓋
圍繞辦事過程中『堵點、難點』,全面落實各項創新舉措,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一是推行告知承諾改革。簡化不動產非公證繼承手續,配套完善相關制度,明確非公證繼承登記查驗、申請程序,對死亡、親屬關系、婚姻關系等6份已窮盡調查取證途徑但仍無法獲取的證明材料實行書面告知承諾,進一步提高非公證繼承登記辦理效率。
二是深化登記延伸服務。與司法部門、金融機構、開發企業等建立協作辦理機制,抵押登記、帶押過戶延伸至銀行、公積金窗口『一站辦結』;司法查詢、法院查控、預告登記、轉移登記等向公證機構、法院、金融機構、房地產企業拓展,實現網上辦理。在中和鎮、禎祥鎮設置『同城通辦』服務專窗,構建前臺一次性收件、後臺電子化流轉、快遞郵寄到家服務體系。
三是實行交房即交證。建立竣工驗收備案與首次登記、交房與交證聯動機制,創新環節前置舉措,推動工程竣工規劃核實、土地綜合核驗與不動產首次登記『三同步』,確保竣工備案後即具備辦理首次登記條件,實現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