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小』案件裡的『大』智慧
2023-08-10 08:39:10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一起『小』案件

  為一個行業帶來一份司法建議

  一份司法大數據報告

  為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圍繞『一要二統三抓實』工作思路

  深入踐行能動司法理念

  為這家法院點贊

  一份司法建議

  為一個行業解決安全隱患

  2021年11月12日,外賣員馮某駕駛無號牌電動三輪車送餐時,將行人胡女士撞倒,導致胡女士受傷住院。事後,胡女士、外賣公司、馮某、某保險公司就賠償事宜多次協商無果,原告胡女士一紙訴狀,將外賣公司、馮某、某保險公司告上法庭。孫吳縣法院受理此案,主審法官多次主持調解仍然無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根據案涉交通事故發生時馮某正在履行工作職責,且馮某系外賣公司的員工,發生交通事故時正在執行外賣公司的工作任務,故胡女士因案涉交通事故受到的損害理應由外賣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案涉交通事故發生時,馮某駕駛的電動三輪車屬於機動車,而某保險公司的保單承保騎手駕駛車輛范圍為非機動車。因此,本案中馮某駕駛的機動車不在案涉僱主責任險保單保障范圍內,故某保險公司對於案涉交通事故不承擔賠償責任。胡女士要求某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法院不予支持。

  孫吳縣法院依法審理後作出判決:外賣公司於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賠償胡女士醫療費、誤工費等各項損失27078.95元。

  法官在審理案件中敏銳地發現了問題。近年來,外賣行業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方便和快捷,但在這『快捷』的背後隱藏著部分安全隱患。由於外賣平臺限時送達的要求,外賣小哥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屢禁不止,送餐引發的交通安全問題呈多發態勢,既影響了城市交通文明秩序,又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同時,現有食品安全監管條例大多是針對生產加工和制售型企業,對於外賣配送企業及個人尚缺乏相應的管理辦法。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將嚴重危害市民的身體健康,甚至造成嚴重後果。

  外賣行業用工單位應嚴格按照勞動法規定為勞動者提供必要保障,提高風險防范能力,並加強對騎手的日常管理,提供崗位培訓;外賣員應樹立安全意識,持證上崗,確保行車安全。

  為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作用,堅持能動司法,積極延伸審判服務職能,黑河中院針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外賣行業送餐安全及食品安全的問題,向黑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黑河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隊發出司法建議書,內容可歸納總結為:一是健全制度,強化監管;二是加強指導,推行保險;三是集中整治,嚴格執法;四是把好運維,持續監督。

  司法建議工作是延伸司法職能、助力社會治理的重要載體,是強化法院作為、提昇司法公信水平的重要窗口。黑河中院狠抓司法辦案第一要務,積極延伸審判職能,把防范做在前,將提醒做到先,針對審判執行中發現的行業亂象、監管漏洞問題,及時以司法建議的形式反饋給相關部門,堵塞漏洞,並注重落實整改的反饋,從源頭避免糾紛的發生,助力行業治理,為創建法治化一流營商環境注入司法智慧。

  一份司法大數據報告 為城市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為進一步服務保障黑河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司法大數據助力地方黨委政府決策參考作用,黑河中院對2020年以來黑河地區涉訴案件進行深度分析,力求運用數據真實反應黑河市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矛盾糾紛實際樣態,並就下步做好訴源治理,推進平安黑河、法治黑河提出意見建議。

  如何立足審判職能,充分發揮司法大數據作用,助推黨委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務高效化,是黑河中院黨組始終高度關注的課題。

  黑河中院呈報的《關於黑河市社會層面涉訴矛盾糾紛情況報告》得到黑河市委高度肯定。

  黑河市委書記李錫文在批示中指出:

  此報告對於防范和化解我市經濟領域風險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市中級法院繼續發揮好大數據作用,更好助力社會治理功能提昇,多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參考。

  黑河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徐曉軍在批示中指出:

  黑河中院運用司法大數據,深度分析黑河市社會層面涉訴矛盾糾紛情況,體現出全面性、准確性、科學性和前瞻性,具有較高參考價值,要多方面形成合力,加快構建訴源治理機制,有效提昇基層治理水平。

  『數助治理』,基礎在『數』,關鍵在『治』。以『數』為橋,不僅輔助黨委政府決策,參與社會治理,更能解決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為優化司法服務開啟更多可能。

  年初以來,黑河中院找准審判執行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結合點和著力點,積極推進司法大數據應用,結合審判實踐,深入分析類案發生態勢、深挖背後原因,撰寫建議類報告17篇,發出司法建議36份,通過高質量建言獻策輔助黨委政府及時掌握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風險和隱患,助推矛盾糾紛源頭預防、訴前化解。同時,從訴前、訴中、判後、執行、信訪等各環節全方面開展訴源治理工作,著力降低『萬人訴訟率』,推動抓前端、治未病,上半年訴訟案件數量同比降低5.96%。

 

  下一步,黑河法院將全面落實『一要二統三抓實』工作思路,錨定三項工作,即堅持主動擔當,穿針引線凝聚社會治理力量形成合力,堅決扛起訴源治理主體責任;堅持能動司法,重心向前著力解決案多人少突出矛盾,切實降低糾紛成訴和收案增幅;堅持步步為營,逐步攻克各行業領域、社區村屯解紛難題,樹立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典型。

  一是堅持專業化與群眾化相結合,構建訴前化解主陣地。推行『老法官+人民調解員』工作室模式,充分發揮直接面對當事人、無縫銜接法院審執工作、法律工作經驗豐富和法院就近指導等優勢,運用網上立案、在線調解、電子送達等渠道,進一步放大倍增工作室的能量,每年調處案件量佔到訴前調解收案總量的90%以上。

  二是堅持司法裁判與社會管理相結合,構建類案化解體系。與行政單位、行業服務機構通過『類案專審+聯調』機制在司法裁判和行政執法、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之間架構起一座橋梁,使得治理手段形成合力。法院提前參與、指導調解,促使糾紛化解更加高效,執法手段、管理和服務方式更加合法規范。針對系列案件和專業性案件調處難度較大情況,建立『個案審理示范+廣泛參照調解』的解紛方式,實現『審理一案、治理一片』效果。

  三是堅持訴服中心和人民法庭建設相結合,依托網格創新訴源治理工作格局。傳承和創新『楓橋經驗』,乘勢《黑河市網格化服務管理條例》這一全省首部地方性立法的東風,深度融入市委政法委『四所一庭一中心』社會矛盾糾紛化解體系,成立人民法院訴源治理指揮中心,依托網格實現司法解紛全覆蓋,努力推進黨委領導、政府主抓、司法推動的訴源治理新格局。

責任編輯:郭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