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七臺河:從東部煤城到生態之城的華麗蛻變
2023-08-15 09:18:5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趙宇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倭肯河治理後形成的新景觀——冠軍灣。徐志文攝

  倭肯河治理前。七臺河市發改委提供

  位於冠軍灣的音樂噴泉。池哲浩攝

  萬寶河改造後。李硯秋攝

  黑龍江日報8月15日訊 七臺河是我省東部最大的焦煤生產基地,也是國家級園林城市。這裡的林木覆蓋率高達41.58%,出門可見山,推窗可見綠,是一座讓人忍不住深呼吸的城市。

  2022年,七臺河市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51天,達標天數比例為96.2%,同比提高了4.1個百分點,改善幅度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優良水體比例達到75%,創歷史最好水平,地表水環境質量同比明顯改善,縣級以上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在全國首個生態日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七臺河的綠色發展故事。

  向河湖問題宣戰

  今年夏天,冠軍灣成了七臺河市民最喜愛的去處。兩座棧橋與河岸邊的步行路形成了優美的環線,是清晨和傍晚散步的絕佳去處。岸邊鮮花次第開放,繽紛的花海成了青山綠水中最耀眼的存在,引得無數市民駐足拍照。

  其實,就在幾年前,這裡還是城市環境治理的難點。私建養魚池、私設挖沙點,亂堆垃圾、肆意排污,因為缺少管理,這裡環境堪懮。面對這種情況,七臺河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行河湖長制,四級河長湖長『掛帥出征』,向河湖問題宣戰。

  『十三五』以來,七臺河市投入約30億元資金,實施了桃山湖壩下生態環保水利綜合治理、萬寶河黑臭水體治理、碾子河生態綜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項目、污水廠擴建、排污管網改造擴建等一系列水生態環境治理工程項目,對全市431個入河排污口開展了規范化整治,徹底消除了城市黑臭水體影響,地表水環境質量發生轉折性變化,倭肯河退出劣Ⅴ類水體。《七臺河市倭肯河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於2021年12月23日經黑龍江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查並批准,於2022年3月1日起實施。《條例》的實施標志著七臺河市倭肯河流域水環境保護工作有了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法治保障。

  2019年七臺河市作為全國環境質量改善明顯城市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今年上半年水質變化情況位居全國第八、全省第二。七臺河市桃山湖生態環保水利綜合治理項目於2021年12月獲得黑龍江省建築業協會頒發的2021年度黑龍江省建設工程龍江杯獎;2022年12月,成功入選中國建築業協會評定的2022-2023年度第一批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名單,這是七臺河市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個魯班獎。

  為礦山重披綠裝

  七臺河因煤而生、緣煤而興,煤田總面積9800平方公裡,是我國東北地區最大的煉焦煤加工轉化基地。挖掘自然資源,但也從不放棄對自然環境的保護,這便是這座城市的堅持。

  2019年10月至2022年末,七臺河市政府通過對465處歷史遺留采礦廢棄地、矸石山佔地、采煤塌陷地、棚改搬遷廢棄地和歷史遺留破損山體等生態環境損毀破壞嚴重區域,采取回填、削坡、外運、平整、覆土、植樹等手段,進行生態保護恢復和治理,累計修復治理土地面積2018.53公頃;修復濕地700公頃;完成栽植雲杉、樟子松等喬木429.27萬株,栽植丁香、榆葉梅、紫穗槐等灌木470.7萬株;萬寶公園區域內栽植荷花、菖蒲等水生植物2.61公頃,花草、灌木籬等3.79公頃。

  年初以來,七臺河市煤管局全面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礦山建設與綠色生態同步發展,共計督導煤礦生態文明建設工作7次,推動相關煤礦創森計劃投資全部投入到位,共計栽植總面積21000平方米、栽植總數量3500棵,其中栽植草坪面積6300平方米、栽植綠籬面積700平方米,栽植樹木面積5000平方米、栽植數量500棵,栽植松樹面積9000平方米、數量3000棵,共計投入資金75萬元。

  以綠色發展為要

  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目前,七臺河市將產業結構調整作為轉型發展突破口,精心謀劃並已初步形成現代煤化工、生物醫藥、農產品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制造和再制造五大重點產業體系。

  坐落於七臺河市桃山區的黑龍江省東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產業園區初步形成了廢舊鋼鐵及有色金屬分揀加工、報廢汽車拆解破碎、廢舊塑料回收分選、廢舊橡膠綜合利用四大板塊,2022年實現產值19.02億元,已逐步成為七臺河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位於七臺河市茄子河區的江河融合綠色智造產業園區,是與廣東省江門市合作建立的省級產業園區,肩負著七臺河轉型發展的重任。為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昇級,七臺河市政府在此規劃了綜合加工利用固廢煤矸石的產業組團。2022年9月召開的『研究煤矸石綜合利用產業研究院建設事宜』七臺河市政府專題會議決定,依托黑龍江百春固廢資源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原有技術力量,以有效推進煤矸石綜合治理,煤矸石無害化處置、資源化利用為目標,成立全省首家政企合作煤矸石綜合利用產業研究院。七臺河市政府協調提供2190平方米辦公用房,七臺河市委組織部啟用『人纔編制周轉池』10個編制,用於煤矸石綜合利用產業研究院引進環境科學、礦業、材料、能源動力等相關專業急需人纔。研究院已與多家高校、科研院所達成合作,擁有專利十餘項。

  固廢利用產業組團龍頭企業百春公司正在推進煤矸石制高嶺土陶瓷、水工產品、發泡陶瓷、煤矸復合肥、水泥添加劑等系列項目建設,已累計完成投資1.07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後年產值可達30億元,年可處理固體廢棄物煤矸石500萬噸,減少煤矸石佔地750畝,為七臺河市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責任編輯:郭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