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紮龍濕地的丹頂鶴。
黑龍江日報8月16日訊 當東方白鸛從遠方來到洪河安家;當明珠般的濕地鑲嵌在松花江畔;當因煤而興的城市再現美麗藍天……
這是來自生態大省黑龍江的『答卷』,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建設美麗中國龍江樣板的顯著成果。
生態興,則文明興。近年來,我省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采取強有力舉措推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等重要工作,著力建設綠色龍江,加快推動生態振興。
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到來之際,讓我們再次回眸黑龍江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守護龍江的綠水青山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夏日,牡丹江市鏡泊湖風光秀麗,湖水波光粼粼,與遠山青黛互相映襯,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
鏡泊湖管委會副主任陸軍介紹,『為了保證湖水的水質清澈,我們在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過程中,把餐飲、賓館排入湖水的排污口全部關閉,污水全部由吸污車統一收集處理。』
據了解,牡丹江市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全面排查整治重點水環境問題,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水質提昇『百日攻堅』等涉水方面專項檢查。2021年至2022年,牡丹江市地表水國控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均連續2年位居全省首位。
生態建設,久久為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之一。近年來,我省聚焦『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著力提昇生態環境質量——
定期分析縣域出入境水質變化,每月通報各地水質排名和突出問題,組織開展全省入河排污口延伸整治;聯合住建、發改部門督導幫扶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佳木斯市清潔取暖工作;有序推進農用地分類管理,對重點建設用地完成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全省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9%,優於全國平均值7.6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優於全國平均值3微克/立方米。全省國控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73.4%,同比提高19.9個百分點;松花江乾流10個國控斷面全部為Ⅲ類,水質保持優等級。』
走上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全球首個百萬噸級植物秸稈精煉一體化項目(一期)在大慶市全面投產;光大綠色環保固廢處置中心、大慶石化公司污泥焚燒爐、龍鳳區靜脈產業園等『無廢城市』重點項目均在大慶市建設當中……
大慶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無廢城市』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每個人都是「無廢城市」建設的共享者和受益者。』該負責人表示,『無廢城市』建成後,對老百姓而言,好處是實實在在的,廢物減少了,污染降低了,城市更乾淨了。
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加快形成,讓大慶市走上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今年5月,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黑龍江省『無廢城市細胞』創建三年工作方案(2023-2025年)》,要求各市(地)開展無廢社區、鄉鎮、學校、企業、機關(公共機構)、商場、醫院、景區等8種『無廢城市細胞』創建。
省生態環境廳固廢處負責人表示,我省計劃到2025年創建至少500個『無廢城市細胞』,逐步推動『無廢城市細胞』創建走向『無廢城市』建設,提昇我省固體廢物綜合管理水平,並對成效成果突出的城市總結經驗模式,在全省范圍內推廣應用。
錨定雙碳目標勇闖碳市場
全國碳市場第二個履約周期碳排放配額履約清繳工作即將啟動,8月初,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召開履約清繳工作推進會。
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處負責人介紹,碳市場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有力抓手。今年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對碳市場建設做出了明確部署,要充分認識碳市場工作的重要意義,認真履職盡責,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地結合,推動發電行業企業提高碳排放數據管理水平,持續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加快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我省將按照部署緊跟政策導向,嚴格落實碳市場工作各項要求。嚴控碳數據質量,堅決對碳排放數據造假問題「零容忍」,把履約工作作為碳市場管理工作的主線,確保全省第二個履約周期碳排放配額履約清繳工作圓滿完成。』這位負責人說。
此前,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全省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負責人參加全國碳市場數據質量管理培訓班,並組織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碳市場專家團隊,編寫並印發了《黑龍江省發電企業碳排放現場監督管理檢查表》《黑龍江省發電企業碳排放現場監督管理檢查操作手冊》《發電企業碳排放數據質量自查要求》等一系列指導文件。
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處負責人表示,這些工作將助力我省企業參與全國碳市場,提昇我省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水平,為打造『企業碳市場明白人』、助力企業低碳轉型發展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