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22日訊 今年7月,又有458名大學生加入龍江森工集團所屬23個林業局公司。
自2021年啟動引進千名大學生計劃以來,已開展五輪大學生招聘,共為林業局公司引進人纔1028人。
建設現代化新森工,鍛造生態鐵軍,正在不斷注入新鮮血液……
人纔是企業創新產業發展的第一要素。如何精准實現企業與人纔的『雙向奔赴』?
龍江森工集團堅持構建大人纔格局,特別是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堅持創新驅動引纔聚纔,改革體制機制選纔育纔,優化發展環境用纔留纔,打造人纔新磁場,人纔因事業而聚、事業因人纔而興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釋放『強磁力』千餘人纔聚森工
轉企以來,龍江森工集團推進社會化公開招聘和『千名大學生』引進工程,通過公開選聘、薪資待遇、人纔公寓、師帶徒、『2+1』成長通道等一系列特殊人纔政策,使得本科、碩士、博士各類人纔紛紛湧入。
2019年6月至2023年7月,引進各類人纔1271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佔比達28%。其中集團總部具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人纔佔比達95%,平均年齡由45歲降低為40歲,大幅優化了學歷、知識和年齡結構。
『我們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招聘,集團制定方案並組織協調,專業機構具體實施招聘程序,用人單位負責人參與面試並提出意見,集團包保領導嚴格把關,務求公開、公平、公正。』龍江森工集團人力資源部部長姜鳳剛介紹說。
2023年13家權屬企業計劃招聘64人,收到1000餘份簡歷,其中龍森園林綠化集團財務部出納崗計劃招聘1人,收到了166份簡歷,這是自招聘以來崗位投遞比例最高的一次。經過多輪公開招聘,高質量人纔不斷湧入,龍江森工集團引纔磁力盡顯。
搭建平臺讓『千裡馬』馳騁
不僅要引纔有道,還要留纔有為、育纔有方、用纔有成。龍江森工集團打出一套聚纔組合拳,讓『千裡馬』縱情馳騁。
集團黨委制定引進大學生『人纔八條』培養政策,為林業局公司引進的大學生提供施展纔華的舞臺。研究生可突破培養時間限制,工作滿一年,考核優秀的直接提拔為基層單位副職;本科生表現優秀直接擔任林場場長助理、山下單位主任助理等管理崗位,可列席重要會議,更快融入發展。
『任場長助理以來,除了學習掌握相關業務知識,還要學習企業管理、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知識,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責任心也更強了。』綏陽局公司雙橋子林場場長助理孫鴿說。
如何築牢『蓄水池』,防止人纔『活水』流失?集團所屬各林業局公司努力創造引進人纔在學習培訓、醫療保健、子女就學等方面條件,讓人纔切實感受到關懷和溫暖。
薪資對標屬地單位,用『薪』激勵人纔。集團總部和專業公司引進碩士研究生年薪10萬元起,並享受哈爾濱市引進人纔優惠政策。各林業局公司在對標屬地事業單位標准的基礎上,提供一定生活補貼和培養津貼,同時,為入職員工報銷異地探親交通費,並優先考慮解決配偶工作。
厚植『熱土』英纔共抒『森工情』
有『情』更要用『情』。龍江森工集團厚植『樹人樹木,開物成務』企業核心文化,用情用心用力做好人纔服務,許多外出打拼的林區人紛紛回歸,不少知名高校畢業生首選在森工乾事創業。
2022年5月,劉之月入職通北局公司,被分配到自己的家鄉建設林場。『小時候父母外出打工,我也遠離家鄉。現在林區發展越來越好,很慶幸通過公開招聘回到家鄉,希望為建設森工出一份力。』劉之月說。
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王海迪去年入職鶴立局公司紅旗經營所。『實行「2+1」培養模式,對表現優秀、發展潛力大的青年人纔,優先給予晉昇機會。集團的招聘計劃深深吸引了我。』王海迪說。
高精尖人纔的引入為龍江森工集團的管理團隊再添新動力。近年來,共引進中層管理人員1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碩士研究生6人、大學本科2人,分別充實到集團總部重要部門和權屬專業公司。
新員工的不斷引進,給老員工帶來壓力,更帶來動力。『作為一名老員工,切身感受到了新員工給企業帶來的活力,同時也激發了我們老員工的動力,大家齊心協力建設新森工。』龍江森工集團林農產業部賀達說。
『龍江大工匠』徐顏、子承母業的瞭望員王劉洋、豐林保護區退休返聘專家宋國華……愛纔重纔的良好氛圍,讓龍江森工集團培育了一大批敬業奉獻的優秀人纔。
目前,集團擁有『全國技能手』1人、『龍江大工匠』1人、『龍江技能手』2人、『龍江工匠』11人,向省國資委技術技能專家庫推薦成員77人,設有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8個、省林業工會級勞模創新工作室36個、集團子公司級勞模創新工作室26個。
『龍江森工集團將持續建設高素質人纔隊伍,為人纔提供更高更大的舞臺,打造現代林業一流國有企業,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進綠色產業發展上,書寫全新答卷。』龍江森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冠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