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鼓鼓的豆莢 滿滿的喜悅
2023-09-06 07:48: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仲欣 邵晶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嫩江市前進鎮永勝村村民於福成看著手裡鼓鼓的豆莢,臉上充滿喜悅。范佳林攝

  黑龍江日報9月6日訊 又到一年豐收季。金秋九月,在中國大豆之鄉——嫩江,沃野千裡、大地生金,種植戶們沈浸在即將豐收的喜悅之中。

  在嫩江市前進鎮,上千畝大豆經過前期的細心管理,目前長勢良好,已經達到了1米多高,筆直的豆稈上密密麻麻結滿了豆莢。嫩江市前進鎮東昇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東昇向記者介紹:『今年種了4500多畝大豆,都是機械化作業,所以春種夏管秋收,三五個人就夠用了。我們采用大壟密高產栽培技術,按照指導進行施肥和防病。看今年這大豆的長勢,豆莢多,長得也高,估計畝產量能超過300斤。目前我們正在對農機進行檢修,確保大豆收獲的時候不出問題,以最快速度完成秋收。』

  據介紹,嫩江市作為黑河市耕地面積最大的縣市,黑土層平均厚度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大豆產量穩定在22億斤左右,約佔全國大豆總產量的十五分之一。以國家級制種大縣建設項目為契機,嫩江市在發展壯大種業經濟上走在前、作表率,全力打造全省最大的優良品種繁育基地。

  省道301嫩黑公路穿越嫩江市海江鎮,公路兩旁,壟溝筆直,連片莊稼向遠方延展。用現代機械作業的地塊,壟溝深度、間距有保障。這樣的大田種植情況,在嫩江市已成為常態。為了確保糧食豐產豐收,嫩江市作為黑龍江省唯一的黑土高標准農田示范區整縣推進試點縣,堅決扛起耕地保護和糧食生產的政治責任,千方百計保地穩糧,全力以赴促產增收。圍繞著高標准農田建設,采取大豆的良種化、整地標准化、管理模式化等幾項措施,致力於提高大豆單產、提昇大豆品質,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近200萬畝,治理侵蝕溝200多條,直接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1億多元,真正讓政策紅利充分釋放,讓土地休養生息,從而提高產能,讓廣大種植戶受益。

  嫩江市還通過良種、良技、良機、良制的有機結合,努力提高大豆單產,2022年大豆平均畝產顯著提高,切實擔負起了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重任。今年,嫩江市努力為現代農業發展插上科技翅膀,加大高端智能農機裝備推廣應用力度,提昇現代農機裝備智能化、作業精准化、管理數據化、服務在線化水平,確保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在98%以上;持續強化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示范推廣能力,繼續開展高產創建『打擂臺』活動,進一步提高大豆單產。

  『我們推廣中心從秋整地開始,對14個鄉鎮大豆生產提供技術支持。指導農戶合理輪作,選用「黑河43」「黑河60」等優良品種,在春播期間,對種植地塊測土配方施肥,指導農戶用種衣劑拌種預防根腐病,確保種子在低溫下的出苗率。在大豆生長期進行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應用植保無人機、直昇機進行航化作業,噴施葉面肥和除草劑,目前大豆已接近成熟,可以確定又是一個豐收年。』嫩江市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劉月輝介紹。

  作為中國大豆之鄉,今年嫩江市積極響應國家穩糧擴豆政策,結合種植結構及擴種大豆空間,積極宣傳大豆擴種的戰略意義和國家補貼政策信號,幫助農民算好效益賬,引導農戶轉變思想,主動增加大豆種植面積,實現了種植大豆面積547萬畝,居全國縣(市)首位。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