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搜 索
八月十五定收成!龍江處處好『豐』景
2023-09-30 07:31:55 來源:東北網-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作為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黑龍江省廣大乾部群眾牢記總書記『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的囑托,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同時積極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民間有『八月十五定收成』的說法,中秋佳節,龍江大地五彩斑斕,處處好『豐』景。

  中秋佳節,建三江處處呈現出豐收的喜悅。大型農機依次排開,正進行水稻收獲工作。排在最前面的完全自主國產化水稻收獲機械—沃德,每小時收獲水稻達到10畝,而且收獲水稻損失率低於2%。更為重要的是,科技應用水平進一步提昇,天空應用的是北斗導航技術,地面上部分機械還裝上了無人駕駛模塊和水稻測產、測土配方的傳感器,作業標准和作業效率進一步提昇。

  除了大農機的助力,先進的農藝技術、智慧農業終端都是獲得豐收的前提。

  北大荒農業股份七星分公司種植戶劉立秋:水稻呼吸氧氣,以氣養根、以根養葉、以葉促產。

  北大荒農業股份七星分公司農業生產部副部長姜灝:安裝智能葉齡診斷設備,抓住了分?、拔節、孕穗、抽穗、灌漿這幾個關鍵時期的農事作業。為水稻大面積單產提昇,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技術模式。

  在哈爾濱市雙城區鏵鎰農機合作社高標准玉米示范基地裡,兩臺收獲機正在田間進行作業,這兩臺收獲機可以實現邊出粒、邊收獲,秸稈直接還田,一天一臺收獲機就可以收獲玉米達到600畝。

  黑龍江省鏵鎰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杜濱:今年是第一收,不丟棒,籽粒精准。畝產一千八九百斤沒有問題,今年又是個豐收年。

  發展規模化經營、社會化服務,是黑龍江豐收的又一法寶。鏵鎰農機專業合作社與省國貿農產有限公司已連續四年實行土地托管服務。

  黑龍江國貿農產有限公司農業服務部負責人李智: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的技術,通過實地測產,每畝2500斤潮糧。春季的時候,采用大壟雙行密植技術,保證每畝出苗在5500株到6000株,每畝地實現20%的增收利潤。

  在華夏東極撫遠,被譽為『北美紅寶石』的4200畝蔓越莓也迎來了收獲季。今年光照足、積溫高,蔓越莓提前10天收獲,采摘人員用『水收』的方式收獲成熟的果實。

  豐收後的蔓越莓第一時間送到車間清洗、色選、裝箱、打包,再通過冷鏈運往全國各地。在蔓越莓研發中心,從太空返回來的蔓越莓種子已長成了10厘米左右的植株。

  撫遠紅海植業有限公司工程師程正新:現在有的已經移栽在穴盤當中了,長勢挺好。太空育種的初衷就想培育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蔓越莓新品種,篩選出高產、穩產、抗病性強的新品種,增強在國內以及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