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硬核!這些『大國重器』看龍江
2023-10-03 08:04:45 來源:東北網-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裝備制造業被譽為『工業之母』。黑龍江堅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通過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為國家打造更多『大國重器』。

  在中國一重的軋電制造廠裡,正在加工的大家伙是海上風電項目液壓打樁設備的碪座,在海床裡打地基時能起到保護作用,打牢底座。它的直徑有7.88米,是目前我國直徑最大的碪座,打破極限的關鍵就在於一個個關鍵技術的攻克。

  替打環是液壓打樁機的核心部件。多年來,大尺寸替打環的研制一直是這一領域的難點。現在,中國一重成功制造了8.88米直徑全球最大直徑的替打環。生產這種替打環,一重突破了生產設備的極限。

  中國一重鑄鍛鋼水壓機鍛造廠鍛七班班長馮永亮說:『活件的尺寸將近九米。俗話說就是小鍋烙大餅。首次在海上風電采用體外鍛造技術,就是在自主設計的輔具,在水壓機的外側,不受空間限制。』

  中國一重的成功鑄造,不僅打破了大型和超大型液壓打樁錘整機核心鍛件的長期國外壟斷,還將國產裝備推向了世界市場。2018年以來,中國一重累計創造了115個『第一』。

  黑龍江厚重的工業底蘊孕育了中國一重、哈電集團等一批被稱作『大國重器』的裝備制造業領軍企業。今年,哈電集團同樣捷報頻傳。

  哈電汽輪機廠重裝分廠的核電廠房裡,有一款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它是用在海南昌江核電上的低壓轉子,重量超過了200噸,它是由毛坯材料直接加工而成,而且它的加工精度達到了驚人的0.013毫米,在空隙當中有凹槽。現在這個轉子的技術全球領先,它每轉一小時的發電量可以達到120萬度。

  這個轉子,是哈電汽輪機建廠以來加工過的最大最重的轉子。為了能在只有一個手掌厚度的狹窄空間內完成精細加工作業,哈電汽輪機用了十個月進行攻關,最終采用了旋轉刀板技術。

  為了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發展需求,今年,企業持續打造出一系列煤電、核電、光熱發電和儲能領域的能源裝備,並成功投運。

  哈電汽輪機設計部經理李伍亮說:『我們將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掌握更多關鍵的核心技術,全力跑出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提出,『建好建強國家重型裝備生產制造基地』。在專家看來,黑龍江大有可為,未來可期。

  哈爾濱工業大學開陽智庫首席專家、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於渤表示,快速形成項目集聚、企業集聚,再形成產業集聚。要依靠創新,通過創新鏈和產業鏈的融合,使我們的競爭力更強,能夠更好地保證產業安全。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