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3日訊 2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據農情調度,截至10月1日晚,全省農作物已收獲3970.8萬畝。其中糧食作物已收獲3551.5萬畝,經濟作物和飼草飼料作物已收獲419.3萬畝。從目前各地反饋的生產情況看,我省穩獲二十連豐!
當大家還沈浸在節日的歡樂中,北安市宇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福貴一直在地裡忙著,電話裡他告訴記者,『我在和北安市農技推廣中心的專家一起給玉米和大豆測產。』
這是他今年第二次測產。
『前兩天農墾的專家預測了一次,玉米按照30個水能達到1900斤左右,照常年指定是增產;大豆能達到500斤左右,比去年稍微高一點點。』這個結果超出王福貴的預期,『今年年頭不咋好,前期有點旱,後期又有點澇,這要是年頭好,產量得更高。』
同一天,在2022年黑龍江省高產競賽『金豆王』產區——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四分公司,副總經理王樂寶也一直在田間指導收獲。『我們的高產地塊,經分公司實割實測平均畝單產依然達到600多斤,甚至比去年還高一點點,比常產畝均能增加200多斤。有些低窪易澇地塊,雖然受了點澇災,但也能達到400來斤。』
在富錦市劍峰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省農科院專家在1050畝連片種植的高油高產大豆『黑農531』生產田中,選取長勢均勻有代表性田塊用約翰迪爾S770收割機實收測產,按照標准水折合產量,扣除1%雜質,實收畝產量551.2斤。
在安達市先源鄉八裡崗村,水稻種植戶劉宏亮在pH值為9左右的鹽鹼地上種的水稻,經過測產專家組田間測產,畝產達1017.2斤。『去年這片地平均畝產量只有850斤,今年一畝就能增產160多斤。』劉宏亮說。
『今年年頭沒有去年好,我們還能獲得豐收多虧了農墾的高產模式。』王福貴介紹,今年他的7000畝地托管給了北大荒集團長水河農場,農場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對各生產環節給予技術支持,『我們學了不少先進經驗,比如除草劑,我們過去一直用的那種在極度乾旱或者澇的情況下就影響莊稼長勢,農場給推薦的不但低殘留,而且對作物影響小。比如大豆施肥,過去我們習慣用氯化鉀,產生氯氣對大豆生長有危害,現在改用硫酸鉀就好多了……小技術累積起來就有了大收獲。』
『我這地能豐收,多虧了好品種和好模式。』劉宏亮感慨地說,『過去這地倒給錢都沒人種,現在有了好品種,鹽鹼地也成了「米糧川」。』
王樂寶認為,他們的豐收在於一直堅定地走挖掘潛力、提高單產、改善品質、增加總產之路。『通過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挖掘良田、良種、良機、良技的增產潛力,充分發揮農場規模化、組織化、機械化、專業化、標准化、集約化優勢,大力推廣標准化栽培模式和高產栽培技術,促進了大豆產能提昇。』
據悉,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農業農村廳已抽調200名專業技術人員成立11個工作指導組,由廳級領導帶隊,利用國慶假期,奔赴13個市地,重點圍繞秋收、秋整地、農機標准化作業、農機安全生產、秸稈綜合利用、高標准農田建設、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等8個方面,開展秋季督導檢查,保持秋收生產的強力推進態勢,實現適時搶收快收、應收盡收。
另外,據農情調度,全省已完成秋整地450.7萬畝,其中包括旱田344.5萬畝、水田106.1萬畝。全省秸稈已還田804萬畝,已離田73.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