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道《創新驅動新龍江》,來看哈爾濱工程大學,發揚『哈軍工』優良傳統,深化基礎性、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快推進成果落地轉化。
在哈爾濱工程大學海洋裝置與控制技術研究所,科研人員正在研發海洋環境下的多功能水下機器人,哈爾濱工程大學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杜雪介紹,這是一個具有人工智能的水下國之重器,科研人員要做的就是進一步開發它的大腦,加入更優勢的算法,讓它聽得更遠、看得更清、想得更全面。
中國國內第一艘實驗潛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臺艦載計算機……哈爾濱工程大學創造了多項填補國內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對於海洋工作者來說,聲音辨識尤為重要,在哈爾濱工程大學綜合水池實驗室,科研團隊正在進行我國首套船舶聲紋信息模擬裝置的試驗工作。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副研究員李海超介紹說,團隊正在進行共振增效操作,它能夠實現船舶水下噪聲的改變,達到以真示假的目的,未來能夠應用於深海養殖、深海捕撈等領域。
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可以更好服務龍江振興發展。哈工程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團隊依托導航制導與控制國家級重點學科、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將國防用途的慣性導航系統小型化,應用到民用船只和汽車等設備上,打破了國外對這一類型產品的壟斷。哈爾濱工程大學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吳磊表示,這一產品目前已經出口到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用於船只的安裝。同類型的產品成本及銷售價格均低於國外產品的50%。未來,在省科技廳的支持下將實現批量生產。
目前,哈爾濱工程大學海洋運載器導航技術研究所成立了哈爾濱哈船導航技術有限公司,成功將一批科研成果轉化到產業應用。據哈爾濱哈船導航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婷婷介紹,公司的主要業務是船海裝備制造、自主導航、數字海洋以及數字艦船四個業務方向,目前公司已是國家級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們的營業收入可以達到近一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