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2023-10-05 07:37: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吳玉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翻開黑龍江地圖,『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的地貌特征躍然紙上,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生態資源,讓我省扛起了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政治責任。

  生態保護,非一日之功。回望近年來我省生態文明建設之路,艱辛卻光榮。如今,漠河林場五花山色裝點著龍江美麗的秋景,奔騰的大江大河滋養著龍江每一片土地,收獲時節黑土地上盛產的糧食充盈著大國糧倉。而這背後,是我省持續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的顯著成果。

  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強調,要『守護好森林、江河、湖泊、濕地、冰雪等原生態風貌』。不久前召開的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提出,我省『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游,以綠色龍江建設為引領,加大自然和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一份囑托、一個目標,生態大省黑龍江,在進一步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中,擁有了底氣和方向。

  『山水工程』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2016年以來,我國陸續在24個省份實施44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下簡稱『山水工程』),我省小興安嶺—三江平原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是其中之一。

  在佳木斯市柳樹島南側,松花江對岸,帶狀公園沿松花江東西鋪展,公園裡河道乾淨,生態景色優美。自『山水工程』實施以來,佳木斯市拆遷了排污嚴重的老舊造船廠和夜市,沿江濕地上的私開荒地實現退耕,使水清岸綠成為松花江佳木斯段沿岸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

  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李娟介紹,『山水工程』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也是提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有力舉措。

  隨著多年來我省實施小興安嶺—三江平原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項目,帶動增強了小興安嶺、三江平原地區的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產品供給等生態功能,使龍江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2022年,我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完成營造林122.6萬畝,修復治理草原22.2萬畝,修復濕地1.6萬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5.9%,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1.3%。

  天然林防護林發揮生態安全屏障作用

  在黑龍江,雄厚的林業資源稟賦,是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優勢。

  我省是國家首批『三北』防護林工程啟動省份之一,自1978年開始,歷經45年完成營造林任務295.3萬公頃。

  曾經被稱為『西北風口』的大慶市,在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後,以每年造林5萬畝的速度不斷擴大綠色版圖。如今,拔地而起的一道道綠色長城改善了這個地區的生態景色。

  省林業科學院科研處處長、研究員馮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重點開展了天然林保護、大小興安嶺生態保護修復、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等重大生態項目,切實發揮了以大小興安嶺為典型代表的生態安全屏障作用。

  截至目前,全省現有森林面積達到2012萬公頃,佔全國的8.7%,居全國第3位;森林覆被率達到44.5%,森林蓄積量21.6億立方米。全省草地面積118萬公頃,草原綜合植被蓋度保持在70%以上;全省濕地面積516萬公頃,有12處國際重要濕地,國際重要濕地數量居全國之首。

  在我省發布的《黑龍江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提到,要全面加強天然林保護,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行林長制。繼續推進松嫩、三江平原農田防護林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堅持自然恢復為主,加強濕地保護,圍繞三江、松嫩兩大濕地平原和松花江沿岸,實施重大濕地保護修復工程。

  馮磊表示,黑龍江作為林業大省,要在大小興安嶺等區域的天然林保護修復、『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和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同時,在森林生態規律的基礎上,遵循自然生態系統演替規律與循環經濟理念,在不超出森林可承載能力范圍的前提下,科學利用我省林地資源發展林下經濟等林草產業,實現我省森林資源的科學可持續綠色發展。

  『三長』聯動守護好龍江原生態風貌

  守護好森林、江河、湖泊、濕地、冰雪等原生態風貌,我省有著生動體現。

  位於撫遠市的東湖,是祖國最東邊的湖泊,村級湖長李金庫每天都要在湖邊走一圈。在談及河湖長制工作時,他說:『在巡湖過程中,我們沿線撿拾垃圾和農藥瓶,有時候還會乘船到湖面檢查是否有違法捕魚網,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現在的湖水非常乾淨。』

  自2017年以來,我省陸續實施河湖長制、田長制、林長制,實現了全省森林、江河、湖泊、土地等生態資源有專人管理、有專人巡護。

  2022年,省林長制辦公室、河湖長制辦公室、田長制辦公室聯合印發《『林長制』『河湖長制』『田長制』聯動機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進一步完善我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機制。

  按照《方案》要求,我省將適時開展聯合督查及清理整治專項行動,推動河湖治理、水質改善、林草資源保護發展、黑土地保護、耕地保護紅線等重點任務。

  馮磊表示,我省通過建立『三長』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優勢,加強部門聯合,建立協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及時發現、制止破壞水資源、林草濕資源和黑土地等損害生態環境行為,統籌推進全省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有力加快生態治理體系建設。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