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薩克氈房成為民俗游『打卡地』。

俯矙阿克烏提克勒村。

羅氏沼蝦迎來銷售旺季。

金山體育館冰雪運動實訓室。

黑龍江省援建183團的大棚及暖棚。

183團現代農業產業園鮮食玉米加工生產線。
黑龍江日報10月13日訊 金秋十月走進新疆阿勒泰,與醉美秋色撞了個滿懷。在阿勒泰的街頭、鄉村、景區、學校,甚至高速公路旁,常能與『黑龍江』三個字不期而遇,折射出黑龍江與阿勒泰跨越4000公裡的情誼。
今年4月,黑龍江省選派第五批(全國第十一批)援疆乾部人纔179人奔赴阿勒泰,接續開啟新一批對口援疆工作。多年來,黑龍江省一批批援疆乾部人纔與當地乾部群眾攜手並肩,接續推進,在阿勒泰地區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教育醫療水平提昇、文化潤心惠民、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刻下了『龍江印記』。
阿克烏提克勒村『美麗蝶變』
『黑龍江援建阿克烏提克勒脫貧攻堅樣板村』,阿勒泰地區福海縣闊克阿尕什鄉阿克烏提克勒村民俗展覽館前石刻上的這行字分外醒目。
走進阿克烏提克勒村,美麗整潔的庭院、敞亮的篝火廣場、哈薩克風情的氈房、了解哈薩克族民俗的展覽館……當年那個不知名的貧困村,如今已變成為遠近聞名的民俗旅游村。
『這都是在黑龍江援助下給我們帶來的提昇。』阿克烏提克勒村黨支部書記加那特別克·馬哈提由衷地說:『2014年,我們村人均收入不足2700元,村集體收入不足5萬元,村裡環境髒亂差。依托黑龍江的援疆資金,我們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容村貌、人居環境、產業發展、村民思想觀念等都有很大改變。 2022年,我們村人均收入23101元,村集體收入65萬元。』
2018年,黑龍江省援建的阿克烏提克勒脫貧攻堅樣板村項目開工建設,老房改造89戶,新建文化活動中心、文化活動廣場、哈薩克氈房、公交候車亭、水泵房、人行道、綠化帶圍欄以及宣傳牌、綠化灌溉系統等配套設施。項目2020年建成投用,大大提昇了阿克烏提克勒村的『顏值』。
環境靚起來了,游客也紛至沓來。『援疆項目落地後,村裡游客越來越多,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在家門口做生意,增加了收入。』加那特別克·馬哈提說。
村民努爾蘭·葉勒開什家的阿吾勒農家樂今夏生意興旺,近來正籌備迎接冬季旅游季的到來。2018年,黑龍江省援疆資金投入15萬元,為其新建一座77平方米的哈薩克氈房,修建了210米院牆,幫助實現庭院內三區分離。依托黑龍江省援建的特色哈薩克氈房,努爾蘭·葉勒開什開辦起阿吾勒農家樂,經營餐飲、娛樂等項目,一次可接待游客60人。
『2017年我們家還是貧困戶,在黑龍江的幫扶下,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農家樂開張後收入越來越高,今年農家樂已收入5萬元,不僅女兒上學的錢夠了,還買了牛。』交談中,努爾蘭·葉勒開什的妻子達明古麗·確哈裡甫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阿克烏提克勒村的『蝶變』是黑龍江省對口援疆工作中紮實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今年,黑龍江省援疆持續打造福海縣解鎮薩爾塔合塔依旅游示范村、富蘊縣莫勒德爾鄉村文明示范村,改善514戶農牧民居住生活環境;實施富蘊縣鄉村產業提昇項目,建設種植養殖及加工銷售平臺,打造黑加侖特色產業園產品研發展示中心,持續增強鄉村產業發展能力。
183團致富增收有新路
在兵團第十師183團現代農業產業園鮮食玉米加工廠門口,『龍江農投』『龍疆金谷』的字樣,讓人一眼認出它是黑龍江省援疆項目。該項目開啟了當地大規模種植鮮食玉米的新篇章,為當地群眾開闢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新路。
項目運營方黑龍江省農業投資集團所屬新疆龍疆金谷農產科技融合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樹森介紹:『項目所在區域地處黃金玉米種植帶,發展鮮食玉米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項目運行三年多來,帶動了當地50餘戶種植戶種植鮮食玉米。在前期種植上,我們與種植戶簽訂訂單,提供種子、農藥、化肥、播種標准、田間管理標准等,同時我們提供采收服務,將種植戶的玉米采收到我們的工廠進行生產加工。今年的種植面積5000畝,較去年增加了1600畝。項目拉動就業人數超過300人,畝均增收超過1200元。』
該項目拉動種植戶增收的同時,也帶動了阿勒泰區域鮮食玉米產業發展,調整了產業結構。馬樹森告訴記者,今年項目加工生產真空包裝鮮食玉米和速凍玉米1500萬穗,產品銷往新疆、上海、廣東、陝西等地,預計今年營業收入突破3000萬元。看到龍疆金谷鮮食玉米賣得好,當地企業也紛紛投資建設鮮食玉米項目。
距離鮮食玉米加工廠幾公裡處,200多座黑龍江省援建的大棚裡,北屯市澤新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的羅氏沼蝦,正迎來銷售旺季,很多顧客慕名而來。
『我們養殖的羅氏沼蝦主要銷售到北屯市和周邊,以及烏魯木齊市場,今年我們的產值預計能達到250萬元。』合作社社員郭迪高興地說。據悉,像這樣的我省援建大棚、暖棚在183團共有千餘座,目前主要用於蔬菜種植和養蝦。
產業援疆,富民興疆。今年,黑龍江省不斷創新產業援疆方法路徑。例如,兩疆(江)臻品旗艦店開到了游客流量大的可可托海景區,『兩疆(江)臻品』互通互銷工程實施『版圖』由此從城市社區拓展到了旅游景區,兩地農特產品迎來銷售新前景;包括全國首趟援疆研學交流專列在內,『龍泰號』旅游專列開通10列,引入游客6000多人,不僅帶動了旅游消費和當地人就業,更進一步深化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阿勒泰人民的『專屬幸福』
晚餐時間,阿勒泰職教園區內,學生們歡聲笑語,從刻有『黑龍江援建』的景觀石前經過,奔向絲路美食餐廳。園區內,絲路美食餐廳、金山體育館、開放大學綜合教學樓都是黑龍江省投入援疆資金建設的。
多年來,黑龍江省持續助力阿勒泰改善教育條件,今年支持一所學校建成人纔公寓樓、13所學校購置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33所學校提昇信息化教學水平。福海縣沙爾布拉克小鎮星空科普基地完成了設備采購安裝,正進行設備調試,投入運營後,將實現旅游產業與天文科普、觀測、教育等社會事業聯動發展。
不僅是教學硬件的援建,黑龍江省還為阿勒泰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人纔支橕。『2019年到2021年期間,黑龍江省每年選派20名高職學院專業教師和管理乾部支援阿勒泰職業技術學院建設發展。從黑龍江的援疆老師身上,我們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我們現在采用的人纔培養方案就是黑龍江老師過來時帶領我們做的,在師資隊伍的傳幫帶上,在管理層面,對我們學院的影響都很深遠。』阿勒泰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副處長董翠翠說:『援疆結下的感情是長久的、深厚的,我們現在都有聯系,不懂不會的打電話就問,一些國家教學資源的建設,很多援疆老師就直接找到我們,商量兩家一起合作。』
除了教育,黑龍江省還聚焦阿勒泰醫療、社會綜合治理等民生領域進行支援。堅持援疆項目資金向民生、基層傾斜,本年度實施的民生項目投資佔全部援疆項目的90.9%,基層項目投資佔全部援疆項目的91.5%,不斷增強阿勒泰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持續提高醫療服務水平,今年黑龍江省援疆實施富蘊縣人民醫院口腔診療中心能力改造提昇和青河縣8個鄉鎮衛生院醫療能力提昇項目。受援地醫院與黑龍江省開展遠程醫療會診,截至2023年9月底,開展疑難雜癥病例遠程會診40多次,使患者降低了就醫成本,享受到了域外高質量的診療服務。黑龍江省援建的社區服務中心、警務訓練基地等社會綜合治理能力提昇項目進入收尾階段……
相信隨著黑龍江省對口援疆工作的持續推進,未來阿勒泰的土地上會留下更多的『龍江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