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10日訊 歐美同學會成立於1913年,建會伊始,就主動投身挽救民族危亡的偉大事業,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均作出過重要貢獻,是黨聯系留學人員的橋梁紐帶、做好留學人員工作的助手和留學人員之家。省歐美同學會1998年成立以來,以理想為帆,以奮斗為櫓,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為龍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進入新時代,省歐美同學會聚焦發揮『留學報國人纔庫、建言獻策智囊團、民間外交生力軍』作用,帶領全省留學人員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發揮纔乾。十年來,省歐美同學會發展會員5238人,社會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下轄17個團體、2個國別分會、4個專業委員會,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組織構架。
主動把脈問診積極建言獻策
2017年8月8日,海外學人龍江行活動在哈爾濱如期開幕。
『應該面向全球招攬人纔,在這方面要堅定不移。攬天下英纔建設龍江,要堅定地往下走,而且要采取有效措施。如果連續做三五年,一大批天下英纔一定會聚集在中國最早看見太陽的地方。』活動嘉賓,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齊齊哈爾市拜泉縣人朱善璐,以對黑土地的眷戀,說出了走出去的龍江人的心聲。
做好『建言獻策智囊團』,省歐美同學會的成員們一直思考探索如何為龍江經濟社會發展獻好言、出良策。
要請進來,就是發揮留學人員遍及全球、視野開闊的優勢,以三顧茅廬的氣度,誠邀四海之內的留學人員前來龍江調研考察,為經濟社會發展把脈問診;要走下去,以雪夜定策的格局,積極征集我省留學人員的意見建議,促進創新發展。
兩個方向而來的真知灼見,匯聚成了促進龍江高質量發展的智識洪流。《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朱善璐同志在海外學人龍江行活動開幕式上的講話》《長江學者高會軍對光機電一體化高端裝備研制與產業化的建議》《再談把我省林區建設成為中國芬蘭》等,經省歐美同學會歸納整理,上報省委省政府,得到省領導肯定批示。
共謀交流合作共研發展大計
2022年11月8日,『中俄醫科大學聯盟常務理事會會議暨中俄遠程醫療與醫療大數據峰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
省歐美同學會會長楊寶峰院士以及朱一諄、葉文纔、范先群等國內知名歸國醫學專家,與謝切諾夫莫斯科國立第一醫科大學Tatyana M. Litvinova等俄方醫學研究人員,在大數據、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預測系統、數字化等領域進行了深入探討,並在傳統中醫藥、肝髒疾病、慢性非傳染疾病等方面工作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交流觀點精彩紛呈,線上線下氣氛熱烈。
中俄醫科大學聯盟是省歐美同學會開展民間外交的一個有力平臺,由楊寶峰會長發起倡議,在2014年組建,對兩國民間醫學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只是省歐美同學會開展民間交流中的一項活動。十年來,省歐美同學會注重發揮民間外交生力軍作用,相繼舉辦中俄、中英、中意加等中外文化發展周等特色活動,吸引外方人士助力龍江文化產業的發展。積極走出去、請進來,與外方友好人士交流交往,共謀交流合作、共研發展大計,為營造友好發展環境作出了貢獻。
踏上新征程續寫新篇章
『黃大年學長「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誓言深深感動了我,他是值得我們留學人員永遠學習的楷模』。一位龍江留學人員在『向黃大年學長學習』座談會上說。
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後,省歐美同學會第一時間貫徹落實,向龍江留學人員發出『向黃大年學長學習』的號召,以召開座談會、參觀故居等多種方式,切實引領龍江留學人員以黃大年為榜樣,增強在黨的領導下乾事創業的精氣神。
十年來,省歐美同學會始終注重加強留學人員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組織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建黨10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大節慶活動為契機,組織參觀東北抗聯紀念館、北大荒博物館、鐵人紀念館,舉辦『留學人員報國史』『龍江優秀歸國學長風采』等特色活動,不斷匯聚『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的時代強音,推動龍江廣大留學人員矢志不渝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與此同時,省歐美同學會也努力成為聯系廣大留學人員的橋梁和紐帶。主動深入高校、科研院所、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高新技術開發區,積極溝通,鼓勵歸國人員加入歐美同學會組織;變塔型會員發展模式為『星型』網絡發展模式,鼓勵會員積極推薦,網絡交叉連接發展會員,吸引更多留學人員入會,十年來省歐美同學會發展會員5238人,社會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為了推進『house』向『family』轉變,每年重大節日都組織活動,豐富會員生活,搭建交友平臺,增進對『留學人員之家』的歸屬感。
回首來時路,省歐美同學會團結全省留學人員,為龍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踏上新征程,省歐美同學會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牢記『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的囑托,以推動龍江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振興為目標,以習近平總書記致歐美同學會成立110周年重要賀信精神為遵循,發揚留學報國傳統,團結留學人員,繼續書寫新的報國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