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臺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黑龍江全省法院新收案件85.15萬件同比減少11.17%新收民事一審案件36.90萬件同比減少26.17%降幅均居全國第一而在2022年黑龍江還是全國收案數上漲幅度較高的省份之一黑龍江法院緣何能實現訴源治理的『逆襲』?
訴源治理的龍江『蝶變』
『近年來,全省法院案件增速不斷加大,案件總量持續走高,2022年,全省萬人起訴率185.89件,較全國平均萬人起訴率113.98件高出71.91件,訴源治理還有很大潛力和空間。』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期間,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黨廣鎖領題開展的調研報告中的一組數據,道出了黑龍江法院開展訴源治理所面臨的嚴峻形勢。
今年3月,黑龍江高院黨組確定了六大攻堅項目,訴源治理被列在首位,僅用半年多時間,就交出了一張優異的成績單。
『我們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和「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的重要指示,堅決落實張軍院長關於「抓實公正與效率,必須做實訴源治理,主動融入國家治理、社會治理」的要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形成「四化四解四到位」訴源治理工作思路,促進矛盾糾紛實質化解、源頭化解、綜合化解,目前取得的成績證明,推進訴源治理,必須有所作為,也確實大有可為!』黨廣鎖表示。
近日,記者深入黑龍江五個基層法院,感受龍江大地訴源治理的華麗『蝶變』。
東寧:『一百單八將』融入網格接地氣
『劉嬸,我讓老左給你道個歉,杖子(東北話,籬笆的意思)呢,咱們把它改成活的,這樣既維持了原狀,也不影響他進出拉東西,你看怎麼樣?』
9月11日上午,東寧市大肚川鎮大肚川村,一起相鄰權糾紛的調解現場,當過兵的村支書紀海軍快人快語,『活杖子』的建議一下子改變了僵持的局面。
『我得和家人商量商量。』劉嬸抬頭瞧了一眼老左,態度明顯緩和了下來。
『有戲!』在一旁的東寧市人民法院老黑山人民法庭庭長滕洪喜悄悄地對記者說。果然,不一會兒,雙方就杖子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同意調解。
人群散去,農家院恢復了寧靜,一簇波斯菊在迎風搖曳。

為了有效發揮網格覆蓋面廣的優勢,將司法觸角全面融入基層治理組織,黑龍江高院提出了『一村(社區)一法官』全覆蓋的目標,全省基層法院已選派乾警全面融入對接9057個村屯、3011個社區。乾警下沈,融入網格,已經成為黑龍江法院探索訴源治理最接地氣也最見實效的一招。
東寧法院在全市108個村屯社區都設立了『解紛工作站』,108名乾警一對一包聯村屯社區,與村屯社區乾部、調解員、聯絡員等保持常態化溝通聯絡,及時化解糾紛,這108名乾警,被大家戲稱為『一百單八將』。
東寧法院還在矛盾糾紛的超前預防化解上下功夫,以『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培養工程為載體,建成了一支信息靈、發現早、化解快、效果好的調解隊伍。『我們提出,訴前調解要突出「主動性」、聚焦「便利性」、注重「多元化」、對標「專業化」,形成遞進式矛盾糾紛分層過濾體系,暢通就地解紛路徑。』東寧法院院長王志琨介紹說。
截至今年10月底,東寧法院新收民事案件同比減少27%,108個村屯社區中,已經有45個村屯實現了『無訟』的目標。
綏北:跨越北大荒
惟有『雲』力量
『原告,你的訴求金額不對吧?不應該這麼算。』
9月12日下午,綏北人民法院矛盾糾紛調處中心『雲調解室』,調解員陳貴良打開案卷,一眼就發現了『毛病』。
這是一起追索工程款案,原、被告分別遠在哈爾濱和綏棱,就這樣在『雲端』相見,進行訴前調解。

9月13日,記者到達距離綏化市400多公裡遠的綏北法院嘉蔭人民法庭的時候,庭長李娜正通過雲調解系統,對一起欠款糾紛的被告做調解工作,『他在地裡乾活呢,這樣他省得跑到法庭來了。』
黑龍江幅員遼闊,農場林場眾多,為了解決群眾訴訟不便的問題,黑龍江高院提出,推動構建系統融合『一張網』的智慧化解紛體系,形成科技賦能的智慧化保障機制,建設『雲法庭』。同時建立『互聯網+大調解』工作模式,以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為載體,將基層社會治理資源全部集約到調解平臺,全省法院調解平臺已對接基層治理組織1225個,調解員7999人。

綏北法院轄區有35個國有農牧場和13個派出法庭,分布在省內6個地級市、27個市區縣,為破解轄區農牧場點多、線長、面廣的分布給訴源治理帶來的困難,綏北法院充分利用網絡雲技術,在院機關和13個派出法庭布設『雲上法庭』,在3個矛調中心、11個矛調站布設『雲上調解室』,在轄區未設人民法庭的農牧場設立『一公裡便民雲調解室』,讓轄區百姓足不出場便可享受網絡和科技帶來的便利,打通了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最後一公裡』。
2021年6月至今,綏北法院轄區70%以上的民事糾紛在訴前化解,轄區連續兩年無暴力犯罪,今年截至10月底,民事一審收案數同比下降了27.87%。
『是「雲」的力量,跨越了廣袤的北大荒,為訴源治理插上了提速的「翅膀」。』綏北法院院長孫觀宇表示。
望奎
從『背靠背』到無縫對接
『前不久,我們轄區發生了一起因無人機噴灑農藥導致鄰田農作物受損的糾紛,我們跟司法所聯手,圓滿化解了這一糾紛。』9月14日上午,記者來到望奎縣人民法院,先鋒人民法庭庭長周柏岩介紹說。
參與該糾紛化解的後三鄉司法所所長吳憲忠深有感觸地說:『我們過去是背靠背工作,不能形成合力,現在法院通過聯絡員和基層無縫對接,一有風吹草動,我們就像在蜘蛛網上一樣,馬上就能感知到。』
為了有效發現和消除糾紛的苗頭隱患,黑龍江高院要求,要發揮『四所一庭一中心』銜接聯動機制作用,積極與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做好聯席會議、會商、社會風險研判、信息互通共享、糾紛承接處置等工作,共同化解糾紛。
望奎法院在全縣自然屯都設立了『調解平臺進網格』聯系點,並聘請網格員擔任調解聯絡員。『小小的聯系點,是法院在群眾身邊就案講法的宣傳站、巡回審理的接待站、送法上門的服務站、掌握糾紛背景的信息站、快速傳喚當事人的投遞站。』望奎法院院長閆立恆表示,要做好訴源治理工作,必須全天候高靈敏地發現糾紛,做到聞『紛』而動。
為了暢通全方位、快節奏調處糾紛的『消化系統』,望奎法院建立了以法庭為龍頭,以調解聯絡員為基礎,調解聯絡員、村調委會、鄉司法所相互補充相互銜接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四級調解』網絡。為強化全領域、常態化預防糾紛的『免疫系統』,望奎法院和轄區黨委政府、治理單位共建共治、聯合聯動,定期深入村屯開展法律諮詢、法律宣傳,有針對性地發出司法建議,和基層組織實現隱患排查、糾紛調處上的信息互通共享,基層在預防糾紛方面的『免疫』功能大大增強。
近幾年,望奎法院一審民商事案件增幅最高曾達69%,而截至今年10月底,已經同比下降11.37%,萬人成訟率也呈現下降趨勢,訴源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讓胡路:訴訟大區
如何答好『必答題』?
『作為全國最大的石油石化生產基地,大慶市主城區之一,多年來讓胡路區法院受案量始終高居全市第一、全省靠前,開展訴源治理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緊迫性。』

9月14日下午,特意趕到法院接受記者采訪的讓胡路區區委書記田震開門見山,坦陳訴源治理是推進依法治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一道『必答題』。
『我們提出「三聯三融三化」的訴源治理工作思路,緊緊依靠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積極推動「府、院、企」三方聯動,融合「全渠道」調解資源、融合「微治理」群眾力量、融合「小單元」網格力量,盡量化減「可調之訴」「類案多訴」「執源訪源」,最大化聚合釋放解紛效能。』讓胡路區人民法院院長趙岩說。
創業城小區物業系列糾紛的解決,堪稱是該院運用『三聯三融三化』思路化解糾紛的范本。
創業城小區是全國最大的石油職工居住小區,今年3月,有3645戶業主聯名寫給街道辦,對物業公司的服務提出質疑,提出重新簽訂物業服務合同等要求,街道向創業城人民法庭求助後,法庭一方面對物業公司進行走訪,並制發司法建議書建議規范服務行為,另一方面與街道進行會商,邀請30餘名業主代表座談,了解他們的訴求,對相關物業服務的法律問題給予一一解答,最終,大部分矛盾糾紛得到切實化解。
黑龍江高院提出,鼓勵設立各類特色調解室,積極引入能實質化解糾紛的相關調解組織或人員入駐,精准化解轄區內體量較大的糾紛。
讓胡路區法院進一步擦亮『讓法說』調解室、『華姐調解室』『油化調解室』3個特色調解品牌,先後與11個調解組織、9個基層治理單位完成線上平臺對接,努力為群眾提供多途徑、多層次、多種類的糾紛解決方案。
今年截至10月底,讓胡路區法院新收案件數量同比下降24.44%。
訴源治理這道題,讓胡路區法院答得很漂亮。
呼蘭:延伸解紛『鏈條』
擴大解紛『力場』
『回去以後你倆要好好過日子,她帶孩子很辛苦,平時要多關心她,要多交流,不要逃避,一起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潘老師,我知道了。』男子輕聲地回答。
『孩子爸爸也挺不容易的,你也要多包容,平時可以多出去走走,不能老悶在家裡,對了,婦聯最近開了一個手工編織班,推薦你去參加一下吧?』
『嗯,謝謝潘老師!』女子點了點頭,擦了擦眼角的淚水,起身去追已經跑遠的孩子。
9月15日上午,當記者來到哈爾濱市呼蘭區人民法院呼蘭人民法庭,正好遇到一對鬧離婚的夫婦。心理諮詢師潘芙蓉聯手法官,成功調解了這一糾紛。
『有了潘老師這樣的專業力量「加盟」,法院處理起家事糾紛更加得心應手了,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了訴前。』呼蘭區法院立案庭負責人朗萍介紹說。
黑龍江高院要求,建立全方位的聯動調解機制,並與多家省直機關聯合制發覆蓋商事、消費、勞動人事、婚姻家庭等多領域糾紛20餘個機制文件,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矛盾糾紛化解。
2022年12月,呼蘭區法院和呼蘭區婦聯聯合在呼蘭法庭設立了『家事糾紛調解工作站』,這種『法院+婦聯』的『聯姻』模式,是呼蘭區法院不斷延伸的『法院+』鏈條中的一條——
『法院+老法官』鏈條:成立『蕭鄉退休法官訴前調解室』,掛牌至今,案件調撤佔比73%,退休法官成為訴前調解的重要力量。
『法院+勞動仲裁』鏈條:在勞動仲裁機構設立『巡回審判點』,過去兩年,勞動爭議案件訴前調解成功率達到97%。
『法院+工商聯』鏈條:與區工商聯簽署《關於開展民營經濟領域糾紛訴調對接工作的合作協議書》,加強民營經濟領域糾紛訴前化解,共同助力民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
『我們打造對外共治平臺,主動對接多方解紛力量,延伸「法院+」非訴鏈條,構建「法院+社會各界」多元糾紛化解格局,解紛「力場」在不斷擴大。』呼蘭區法院院長孟朝暉介紹說。
今年截至10月底,呼蘭區法院新收民事一審案件同比減少22.23%,『鏈條』+『力場』的效應正在不斷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