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最低氣溫已低於零下20攝氏度,而牡丹江市陽明區樺林鎮的唐櫻園生態農場卻是瓜果飄香,一派生機盎然景象,上演著『冬閑』變『冬忙』的鄉村新農事。
農場負責人侯遠鈞介紹,農場現在有火龍果、草莓、小柿子和各種蔬菜可供采摘。每到周末,可接待牡丹江市區及周邊區域近300名游客。
據了解,牡丹江市陽明區從『亦城亦鄉、亦工亦農』城區特點出發,聚焦鄉村振興,通過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全力做優『花果經濟』,產業規模持續壯大,陸續有村民返回鄉村,通過從事相關產業實現就近就業。
目前,農場常年務工村民月工資可達到3000餘元。『過去一到冬天就「貓冬」,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冬閑」變「冬忙」。』在農場務工的一名村民說。
侯遠鈞介紹,農場共有41棟集自動控溫、自動除雪等功能於一體的智能大棚,成為黑龍江東南部重要的四季果蔬采摘基地,其中大櫻桃、火龍果率先實現四季規模化種植。
近年來,牡丹江市陽明區圍繞做優『賞花、摘果』兩篇特色文章,構建臨江—南城子—北甸子『花果經濟』長廊。
『鮮花經濟』方面,陽明區引進相關企業,建設總面積為42萬平方米的82棟鮮花棚室,主要種植玫瑰、香水百合、康乃馨、向日葵等20餘種鮮切花,年產量突破5000萬枝。
牡丹江市陽明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謝洪海介紹,當前,陽明區生產的鮮花在牡丹江市場佔有率達70%以上,未來還將瞄准全省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廣闊市場需求空間,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推動鮮花出口,將『小鮮花』做成『大產業』,吸納更多村民『全季』就業。
『瓜果經濟』方面,除了唐櫻園生態農場外,陽明區還相繼打造了6個特色果園,全區果園面積突破4萬畝。目前,陽明區有2000餘棟果蔬棚室,成功培育蟠桃、油桃、火龍果、大櫻桃、草莓等10多個『南果北種』品種。
牡丹江市陽明區委書記孫傳寶表示,依托設施農業的蓬勃發展,陽明區以打造城市微度假『後花園』為目標,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目前全區設施農業規模持續穩定發展,在鄉村產業振興和促進農民就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