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26日訊 在佳木斯市樺南縣孟家崗鎮樓山村中隨意走走,總能聽到村民們說『俺們村可漂亮了』,自豪與喜悅從心底洋溢而出。這滿滿的幸福,寫在省紀委監委駐樓山村工作隊走街進戶的繁忙問訪中,寫在飯桌秒變辦公桌的反復研究中,寫在出主意解難題的真抓實乾中……
完善基礎措施 鋪就樓山幸福路
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這是樓山村從前留給人們的印象。而如今,這裡擁有全鎮首座村垃圾轉運站、太陽能路燈、寬敞的道路、文化活動廣場……說起發展變化的原因,村黨支部書記劉國付說到了點子上:『是駐村工作隊的到來,讓這個村大變樣。』
曾經,樓山村僅有的一條出村道路長約1.46公裡,路面地勢較低,夏季積水、冬季『風吹雪』,出行難是村民們的一塊心病。2020年春季,省紀委監委第三任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李宏積極協調縣政府『一事一議』資金28萬元,專門用於解決這條堵心路的問題。
資金到位後,李宏和幾名隊員帶領村民克服地勢復雜難作業、建築材料難運輸等困難,對路基進行高0.5米、寬8米碎石鋪墊、壓實。道路建成後,村民們建新房、修農具、運貨物,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為解決村民下地乾活難題,駐村工作隊天天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查看道路橋涵損毀情況,積極對上協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成通往富裕屯通村公路4公裡、通村橋梁2處、田間方涵6處、圓涵18處、過水路面2處,治理田間侵蝕溝2公裡,全面打通了田間斷頭路的問題。
如今,在振興一街上一路走,一排排太陽能路燈,在各條村內水泥路兩側一直延伸向遠方。
『過去沒有路燈,沒有綠化,垃圾隨處倒,如今,村子美化了、綠化了,還添置了標准腳踏垃圾箱和垃圾運輸車,到處都很乾淨……』劉國付一邊走一邊說。正說著,村裡的的垃圾清運車從身旁經過,正忙著清理街邊的殘雪。
『李宏、周凱昌等前幾任工作隊隊長帶著隊員真抓實乾,打下了好底子。』現任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蔡永華說,省紀委監委領導也多次到樓山村進行調研指導,關心關切實際困難,協調省直有關部門解決資金難題。如今,樓山村安居住房、基礎設施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電力設施、通訊、網絡設施已全覆蓋,村內道路全部硬化,飲用水、衛生所設施齊全……一點一滴的變化讓村民們幸福感滿滿。
攻堅急難愁盼 架起樓山連心橋
今年6月15日,周凱昌正式結束了兩年的駐村工作,把『接力棒』交給了蔡永華。
『這些年,我們和村民站在一起、乾在一起、奮斗在一起,老百姓從一開始管我們叫「領導」,慢慢地變成「老周」「小陳」,我想,這印證了我們真正走進了村民們的心裡,而村民也把我們當成了親人。』周凱昌深情的話語中充滿著不捨。
回想起剛來到村裡第一次召集村民開會的場景,周凱昌仍然記憶猶新。
『當時村書記正在介紹工作隊的幾名隊員,只聽「砰」的一聲,會議室的門被重重踢開,我的心當時就一「咯?」。』周凱昌說,只見一名村民怒氣衝衝地闖進來,衝著在場的人質問道:『你們的會啥時候開完?我家的事兒到底能不能解決?!』
後來周凱昌了解到,這個村民是因為沒有如期拿到土地確權證而心裡著急。他說:『當時的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麼是群眾的急難愁盼,我下定了決心和隊員們一起,用心、用力、用情一件一件解決好、解答好老百姓的問題。』
工作隊在深入了解有關情況的基礎上,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最終同樣情況的23名村民都順利拿到了土地確權證。踢門那位村民拿到盼了好久的『紅本本』,心裡的疙瘩解開了,逢人便誇工作隊好,工作隊的工作他總是頭一個表態支持。
在駐村工作隊的工作排序裡,老百姓的急事愁事排在最前面。駐村工作隊發現村裡老年人居多,還有殘疾人,有的多年沒有體檢,存在很大健康隱患。就此,駐村工作隊構建了包括定期組織體檢、免費送藥、上門提供醫療服務、建立村民醫療檔案等措施的醫療服務體系,讓村民足不出村、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三甲醫院』的服務。
『今後我們還將帶領村委會成員為每名村民建立專屬醫療檔案,定期協調市、縣、鄉醫療專家對村民檔案進行「會診」,杜絕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現象發生,為鄉村振興提供健康保障。』蔡永華說。
辦好民生實事 量出樓山情意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最終要落實到增進民生福祉上來。省紀委監委在樓山村的每一屆駐村工作隊,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群眾最關心的小事著手,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傾聽民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贏得了樓山人的信賴和肯定。
村民在外地務工受了工傷,因缺少法律知識索求賠償遇到困難,工作隊協調法律援助律師,幫村民拿到了賠償金;村內電力基礎設施老化嚴重,工作隊與市縣電業部門溝通,上門進行系統排查,逐戶更換空氣開關,全面消除用電安全隱患;協調相關部門為殘疾村民特事特辦,開展『一站式』鑒定,解決了殘疾村民不便出行辦證難題;資助村上的困難學生完成學業、幫助老人新建磚房;幫助村民聯系有線電視、網絡寬帶安裝等事項,既提高了樓山村『三網融合』的覆蓋率,又讓黨和政府的聲音更准、更快、更好地傳入千家萬戶……一樁樁、一件件,工作隊急事快辦、難事特辦、愁事幫辦,找准切入點、抓住關鍵點、把握著力點,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托起了樓山百姓穩穩的幸福。
這幾天天氣降溫了,駐村工作隊正挨家挨戶看看爐子燒得怎麼樣,煤都囤夠了沒有。『我還得上幸福大院瞅瞅去,看看大家還缺啥少啥。』蔡永華說。
『自從住進幸福大院,駐村工作隊就無微不至地關心我們的生活,定期體檢、送醫送藥,我們有事就找工作隊。在這裡生活穩定、安心,感覺真是幸福。』77歲的張寶財老人覺得很舒心。
『幸福大院』是駐村工作隊爭取資金為樓山村危房戶、低保戶、五保戶等群體解決住房困難而建設的公寓式連體平房,具有村級公租房性質,現有9戶13人居住,其中低保戶8戶11人。照顧幸福大院的老年人是村裡的日常工作,工作隊特別關注老人的健康和生活,定期為他們體檢,有義診活動就優先為老人治療疾病,免費給他們提供常用藥,安排專人為幸福大院檢查消除安全隱患,為幸福大院打掃衛生、清理冰雪。每年入冬後,工作隊都及時送去煤炭等取暖物資、米面油等生活物資,讓幸福大院的人們度過暖意融融的冬季。
一年接著一年乾,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辦。寒冬中忙碌的身影,成為了駐村工作隊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最生動注腳。
冬的寒意襲來,然而樓山之行的所見所聞所感卻讓人油然昇起一股暖意。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省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正帶領村民譜寫著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一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壯麗發展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