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積極履行法定職責
2024年黑龍江省『兩會』即將來臨
我們推出『看法』
看看他們眼中的人民法院
.....

省人大代表韓梅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作為一名短道速滑教練員,我感受到法院踐行新時代司法理念,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過去一年,我受邀見證了七臺河中院工作,對法院有了更多的了解。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認真貫徹實施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堅持對未成年人雙向司法保護,妥善審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依法發出《家庭教育令》,對家長缺位監管行為進行教育引導。通過舉辦公眾開放日等活動,讓法治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紮實推進法治副校長履職,全力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積極開展普法專項教育,深入大中小學開展禁毒知識、憲法學習、反詐宣傳等普法講座,給未成年人築牢法治信仰。
七臺河法院加強生態資源保護利用,為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健康發展和七臺河市經濟社會高質量振興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務與保障。
省人大代表曹國旺
我深切感受到農村的矛盾糾紛千頭萬緒、復雜敏感,如果小矛盾處理不及時、不恰當,甚至會引發大事件,把訴源治理工作做好了,農村矛盾糾紛就少了,基層治理工作做起來就容易多了。
黑河市愛輝區法院非常重視鄉村治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做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工作,贏得了群眾的廣泛好評與贊揚,在我們這裡設立了村屯調解點和法官聯系點,並留下駐點法官服務指引和聯系方式,法官從『坐堂辦案』到上門服務,這是法院司法為民的又一新舉措。之前本村村民李某濤到村委會找我,讓我幫助做其母親工作,幫助解決其父的遺產繼承糾紛。我聯系到駐點法官後,法官和我聯合調解員一同前往李某濤家裡上門調解,在多方合力下,講法理、說情理,讓糾紛當場達成和解,消化了矛盾,免去了訴訟紛爭。
在和法院的多次聯系互動中,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愛輝區法院訴源治理工作的成效,他們以『一村一法官』工作機制為載體,推動『四所一庭一中心』聯動,充分發揮基層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人民法庭和綜治中心的合力,將矛盾糾紛化解於訴前、止於萌芽,提昇基層治理成效。深入推進『無訟村屯』創建,把『調』再向前延伸,讓『解』更深入民心,最大限度將鄉村矛盾糾紛止於萌芽、止於訴前。到了春耕秋收等關鍵節點,法官下基層的頻率更高,除了審理和調解案件,也會做普法工作,從老百姓多元化、多層次的司法需求出發,用他們更熟悉的方式和語言拓寬普法的深度和廣度,宣傳法院一些通俗易懂、有教育意義的案例,不斷提昇基層群眾法治意識。
今年鄉村旅游又多了起來,圍繞旅游產業要怎麼依法辦事,法院做了許多細致的工作。期待法院能夠因地制宜,加大對鄉村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行為的懲治力度,推動農村受損生態環境的修復和恢復,以法治之力護航鄉村振興行穩致遠。
省人大代表王海榮
近年來,全省法院系統堅決築牢政治忠誠,堅定維護安全穩定,服務大局,切實保障民生權益,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著力鍛造法院鐵軍,各項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認可。作為省人大代表,我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就一些重點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以數字化技術賦能,構建訴源治理新格局。依托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為訴源治理賦予數字化的新思路,通過對矛盾糾紛要素畫像、成因分析、同源研判、心理疏導,可以實現對矛盾糾紛的精准研判和智能化解。建議全省法院系統在技術應用層面,開發訴源治理智能化集成平臺,集合在線諮詢、在線評估、在線調解、在線仲裁、在線訴訟功能,整合諮詢師、調解員、仲裁員、法官等各種解紛資源,實現與法院立案系統、人民調解平臺、社會服務平臺的數據聯通與共享,解紛前在線智能評估糾紛,解紛後通過大數據分析預防糾紛,將大部分矛盾糾紛在前端過濾和分流,僅少量疑難復雜案件通過訴訟終局解紛,構建『漏斗型』在線糾紛解決機制。
完善企業破產管理人選任機制,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建議法院系統對管理人選任的具體方式、流程、標准、動態管理、監督、懲戒、職業責任保險等制度進一步完善,建立以利害關系人自行選擇的推薦制為主、公開競爭為輔的管理人選任機制,同時鼓勵專門從事破產清算業務的多類型機構積極參與管理人選任工作,切實實現管理人評審系統化、公開化、標准化。
構建執行人員與律師的良性互動關系,繼續深入施行律師調查令制度,依法保障律師調查權,積極協調相關協助執行部門,完善律師調查令實施配套措施。
省人大代表趙秀金
大興安嶺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嚴格依法辦案,打擊黑惡勢力犯罪,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充分發揮刑事、民事、行政審判工作和執行工作職能,特別是在優化營商環境和訴源治理方面,做出了大量探索。
大興安嶺中院建立了『四個一』包聯機制,結合『萬名乾警走訪萬家企業』活動,聽取企業的意見建議和司法需求,常態化開展『法治助企』宣傳活動。我建議開通企業綠色通道,為涉訴企業提供多元化解、速裁快審、簡案快執、在線調解等便捷司法服務,確保涉企訴訟案件高質高效辦理。持續為企業提供包括法律諮詢、經營風險預警等措施在內的各項司法服務,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建議法院深入構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訴源治理新格局,持續暢通基層治理渠道。強力推進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實現訴非分流、案件指派、訴調對接、督促督辦全流程線上辦理,進一步加強法院信息化建設,提高『興安和』小程序的利用率。
建議法院充分發揮損害賠償制度的懲戒作用,嚴格落實損害擔責、全面賠償原則,改變環境資源領域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局面。要重視推廣生態修復機制,凡有可能采取一定措施恢復原狀的,在判令違法者承擔賠償責任的同時,責令其恢復原狀或進行替代性修復。
建議法院找准切入點,圍繞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勞動就業、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群眾關心的問題,加大普及力度。進一步宣傳典型案例,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將法律條文生活化、趣味化,制作更多高質量的宣傳作品,充分發揮司法指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