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19日訊『它每一刻都在綻放,只不過這一刻照向了遠方的你,光芒萬丈。』指著絢爛如燈海的冰景,陪伴冰雪大世界走過12年的夢想大舞臺主持人『冰城左右哥』騰越激情感慨。
這個冬天,哈爾濱,以冰雪為翼,以豪邁熱情和層出不窮的創意,成為2024首個『頂流』城市。『爾濱』為何能接住這潑天的富貴?『這得益於哈爾濱多年來充分挖掘利用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不斷沈淀,苦練內功,厚積薄發。』省科技經濟顧問委員會旅游組副組長崔玉范說。
放入時空坐標系,哈爾濱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多元、文明大氣與生俱來的城市。這裡是金源文化發祥地,北方少數民族文化與闖關東傳統文化交匯,本土文化與歐陸文化碰撞交融,與熱血忠魂鑄就的紅色文化一起,對這座城市的冰雪、音樂、建築、美食、服裝、繪畫等文化的塑造與傳承產生巨大影響,形成獨樹一幟的文化底蘊、極具特色的城市魅力。
雖然做足了攻略,剛下飛機的南方游客寧先生還是被大氣磅礡的交響樂震撼了:『第一次見識現場演奏音樂迎接旅客的機場,非常特別,不愧為音樂之城。』
音樂是流淌在『爾濱』血液中的浪漫。作為我國最早接觸歐洲古典音樂的城市之一,很多人在這裡第一次聽到交響樂,第一次看到芭蕾舞,第一次欣賞到冰上雜技……哈爾濱音樂博物館館長謝覃介紹:『抗聯戰士們在艱苦歲月裡用音樂振奮斗爭信心,傳承紅色精神,《國際歌》也是從這裡傳唱開來的。』以『國家級水准、國際化特色、群眾性參與』為方針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蜚聲中外,舉辦60多年來不斷譜寫時代華章。2023年第36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組織活動3000餘場,參演人員超2萬人,與哈爾濱冰雪節形成『一冬、一夏』兩大文化產業。目前,哈爾濱擁有1000餘支群眾音樂團隊,每年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1000餘場次,參與演出人數近10萬人次,觀眾達百萬人次。2023年,哈爾濱將每年8月6日定為『哈爾濱音樂日』,成為全國首個為音樂設立節日的城市。
承載城市百年記憶的中央大街,具有獨特的建築文化和歐式情調,一直是哈爾濱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今冬冰雪季,百年老街化身冰雪文旅長廊,每天人氣爆棚。鄂倫春族、達斡爾族、赫哲族、蒙古族、朝鮮族、彝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群眾,身著民族盛裝紛紛走上中央大街,這裡儼然成了民族聯歡的露天大舞臺。冰雕雪塑與歐式建築交相輝映,馬迭爾陽臺音樂會如歌漫卷,浪漫唯美。隨著手風琴獨奏《外婆的澎湖灣》悠揚響起,『小金豆』們爆發出陣陣歡呼聲。『在東北聽到家鄉民謠特別感動,這是我見過的最美步行街。』臺灣游客薛女士說。
有網友給『爾濱』二次元畫像:『一米八五大個兒、出身音樂世家、愛雪上撒歡兒、有養馴鹿的鄂溫克族兄弟』,還可以再具體一些:奧運冠軍、愛吃西餐喝啤酒,迷戀鐵鍋燉和鍋包肉,熱愛繪畫,極具時尚氣質。他跟鄰居喀秋莎阿姨學做的紅腸,饞哭一眾小伙伴。
『火爆程度堪比春運,中央大街分店一天接待1500多名客人,切六七百個凍梨。』哈爾濱百年老字號餐企老廚家第四代傳承人鄭樹國說,哈爾濱地方菜主打中西合璧,盡顯開放包容時尚洋氣的城市氣質。來自福建的兩位『小金豆』表示,『菜碼真的大,但菜品很精致,顛覆了我們對東北菜的認知。』二人按照哈爾濱美食地圖的指引,早晨逛了紅專街早市,中午嗨吃道裡菜市場,『真的都好吃』。
『遠東風味、西伯利亞風味、高加索風味、俄僑家庭風味……只有「爾濱」能展示出這麼多口味的俄式西餐。』北京游客崔先生說。源於獨特的俄式西餐文化,哈爾濱被譽為『中國西餐之都』,馬迭爾、華梅、波特曼、塔道斯、露西亞等俄餐廳鱗次櫛比。紅腸、大列巴面包、格瓦斯飲料是哈爾濱人的驕傲,美味在舌尖上綻放,如同這座城市熱烈的煙火氣與異域情調美妙融合的獨特魅力,讓人難以忘懷。
隨著今冬冰雪游爆火的,還有哈爾濱的洗浴文化。最初因為尋熱驅寒,泡澡蒸桑拿成為東北人與冰雪共生的生活方式之一。如今,東北各大洗浴中心已發展成社交、休閑娛樂之地,『真的是「中國洗浴天花板」!按摩、戲水、電玩、打牌、唱歌、自助餐、書吧……沒有東北澡堂做不到的。』南寧游客羅先生說。哈爾濱各洗浴中心大廳裡,幾乎每天擺滿旅行箱,南方『小金豆』們爭先恐後嘗試東北洗浴『大全套』。『起初很不好意思,洗著洗著,汗蒸、鹽浴、推奶、足療、采耳、松骨……越洗越好玩,越洗越舒服。』深圳游客單女士說,搓完變白又掉秤,特別上癮。美團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以來,哈爾濱洗浴中心的訂單量同比增長470%。
『爾濱』出圈,游客、網友對『爾濱』了解越深越迷戀,『原來這座城市如此時尚,無需粉黛,渾然天成』。
哈爾濱被中國服裝協會譽為『中國新銳時尚基地』,網友盛贊『哈爾濱就是時尚的代名詞』。新加坡國寶級設計師Frederick Lee在2024哈爾濱國際時裝周上表示:『哈爾濱是一個能帶給我靈感的城市,這裡的文化、冰雪、建築等都是我靈感的來源!』在黑龍江國際文化產業暨創意設計博覽會上,冰雪版畫、龍江冰雪拓、北大荒版畫、北紅瑪瑙、非遺魚皮畫、哈爾濱中華巴洛克文創系列、黑龍江特色非遺文創產品……美麗、時尚與創意交匯生輝。
『「爾濱」的燃爆是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沈潛蓄勢的必然結果,是「共和國長子」在新時代的浴火重生和風釆再現。』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哈爾濱市決諮委城市歷史文化專家組組長何偉志深有感觸地說。
承載著這座城的文化底蘊,一個個『爾濱』人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不斷傳遞著城市精神。就像那堅持了25年,疫情期間無論再難也從未失約的冰雪大世界;就像建校100多年來,不斷傳承發揚銘記責任、求真務實、海納百川、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精神的哈工大人;就像一旦衝起來,便勇往直前、難以阻擋的奧運冠軍『任子威們』;就像屏幕前攥緊拳頭,不斷@老鄉:『終於輪到咱了,一定頂住』的離鄉游子;以及那名來自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壁紙女孩』,深情告白『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近日,到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參觀的游客暴增,家國情懷令人動容。元旦三天假期,參觀者3.63萬人次,同比2019年接待量增長483%。截至12日,開年不足半月接待參觀者超10萬人次。『感謝大家行程中有這一站』成為『爾濱』爆火流量中最讓人淚崩的熱搜。
何偉志表示,歷史是時間的流逝,也是精神的聚合;時代是歲月的敘事,也是未來的坐標。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獨具特質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理念,是城市的靈魂,是凝聚和團結全體人民實現城市奮斗目標的共同信念和追求。哈爾濱長期以來形成的以開放包容、時尚活力、誠信敬業、和諧奮進為基本內涵的城市精神,是對哈爾濱豐厚歷史文化底蘊的集中展示、必然釋放和乘勢而興。從哈爾濱變成聞名遐邇的『爾濱』,是整個城市精神的一次集聚展示和有效彰顯,也是對哈爾濱城市文明、城市品格、城市氣質的一次整體檢閱。(來源: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