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地均有群眾接到所謂『網信辦』來電,不法分子假冒網信辦工作人員以『群眾手機涉嫌違法違規、要求配合調查否則停機處理』等為由,借機詢問群眾個人信息實施詐騙。此類案件呈現高發態勢,已有多人被騙!為提高廣大網民的防范意識,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梳理相關典型案例,剖析詐騙套路,引導大家學習如何識別和防范此類詐騙,有效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
案例直通車
北京
不法分子自稱『北京網信辦工作人員』,並主動告知姓名,聲稱當事人實名注冊的某手機號碼『發送大量詐騙短信,需前往外地公安局或通過轉接電話、網絡視頻等形式完成筆錄』。有當事人為『配合調查』,將自己名下的全部資金一步步轉到所謂的『安全賬戶』以『自證清白』,經濟損失達上萬元。
上海
趙女士接到自稱是『上海市網信辦的工作人員』的電話,聲稱她的手機發布違法信息需要停機,並要求提供個人信息以協助調查。
杭州
杭州李女士接到一個FaceTime視頻電話,對方自稱『網信辦』工作人員,聲稱李女士因在網上發布『不實信息』,要將她所有手機卡暫停使用,並要求她立即聯系某地公安『自證清白』。
天津
不法分子通過技術手段仿冒『天津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電話號碼,告知市民因網絡違法行為需要核實其個人銀行卡和身份證信息,甚至要求受害者前往特定地點處理事務。
詐騙套路分析
1.冒充網信辦工作人員,以所謂『協助調查』為由,要求受害人聯絡某外地公安機關或轉接電話、視頻,完成筆錄,以『自證清白』。
2.通過發送虛假警官證、警官視頻、逮捕令等文件取信於受害人。
3.讓受害人下載帶有實時屏幕共享和遠端控制功能的APP,誘導受害人進行轉賬。
防范措施要知曉
1.識別詐騙電話
詐騙電話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通過FaceTime打來的陌生號碼電話;二是來電顯示『95xxxxxx』超過六位數的電話;三是以『+86』『400』『00』開頭的陌生號碼。
2.核實來電身份
當接到自稱是政府部門或任何官方機構的來電時,切記不要立即提供任何個人信息。掛斷電話後,通過官方網站找到的聯系方式或您之前已知的官方電話進行回撥,以確認對方的真實身份。也可撥打110進行諮詢。
3.保護個人信息
不論對方以何種理由要求,都切勿在電話中透露您的銀行信息、密碼、家庭地址等敏感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正規機構在電話中通常不會要求提供敏感個人信息。
4.線上辦案、『安全賬戶』均為詐騙
請廣大網民謹記,網信辦不能直接轉接公安機關,兩個部門均不會通過線上的形式辦理案件。凡是通過網絡通訊軟件制作訊問筆錄、視頻訊問、送達法律文書的都是詐騙!
公檢法等國家機關不設立所謂的『安全賬戶』『驗資賬戶』,凡是要求向這些賬戶轉賬的,都是詐騙!
一旦遭遇網絡詐騙,請保留好證據,抓緊時間報警!
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提醒廣大網民,面對自稱有關政府部門的電話務必保持清醒頭腦和理性認知,提高警惕,多方核實,勿聽勿信所謂的『協助調查』等話術,不要輕易透露自己及家人的隱私信息,加強自我防范,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