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鋼大跳臺。

首鋼文創店。

三高爐外景。

首鋼園內廠區舊高爐改造成的展示平臺。
黑龍江日報6月12日訊 曾經的工業遺存,精彩變身成為首都文化的新地標。被稱為『功勛高爐』的三高爐,凝結著北京這座城市的工業記憶。這座三高爐高107米、直徑80米,在2018年改造後保留了高爐本體、熱風爐、重力除塵器等核心構築物。當巨大的高爐鋼鐵巨構群體映入眼簾時,不禁令人感嘆工業遺存的無限魅力。
『改造中最難的是找到空間和功能的契合,空間已經是已知條件,需要找到一種新的功能,像水一樣流動在爐體裡。』北京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規劃設計部副部長周婷說,此前沒有高爐主體民用化改造的先例,沒有成熟的規范和標准。
為此,團隊還將老首鋼的高爐設計師請到現場,與新的改造設計師充分對話。周婷說,『因為只有他們最清楚每一磚一瓦的用處,更清楚三高爐的肌理脈絡。當然,我們也想讓他們見證三高爐的再生。』
三高爐從工業構築物改造為民用建築物,國內外尚無先例,從設計方案到施工規范都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是開創歷史先河的改造項目。因為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所以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周婷介紹,別看只是一個高爐的改造,每一個細節都不簡單。因年深日久,高爐被鏽蝕得厲害,除了用高壓水槍清洗除鏽,首鋼團隊還研發出一種保護漆,含90%的透明度,能夠像琥珀一樣,將原有遺存包裹起來,不讓它繼續被蝕。這樣能將鏽跡斑斑的原貌封存起來,使特殊的『舊』效果保持常『新』。
與三高爐緊鄰的秀池,原名秀湖,始建於1940年,原用於儲存煉鐵生產的循環水。改造後,秀池地上部分變為水上景觀,地下部分為能存放800餘輛車的地下車庫和圓形下沈式展廳。天氣晴好時,雄偉的三高爐倒映在秀池中,為滿園的硬核工業風增添了一絲靈動和柔美。
周婷說,我們在各版規劃、項目設計中對工業遺存的保留、工業肌理的延續、工業元素的活化利用都有明確的描述和要求,加之冬奧元素的注入,撬動了整個區域的發展,極大地加速了園區城市更新的進程。如今,首鋼園山—水—工業遺存特色景觀體系初步形成,創新式設計令人贊嘆。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曾稱贊首鋼工業園區的保護性改造是很棒的一個想法,這個理念在全世界領先。在國際奧委會第131次全體會議上,巴赫再次稱贊『北京首鋼園區工廠改建是奇跡』,是一個『驚艷世人』的城市規劃和更新的范例。
『黑龍江是傳統的老工業基地,工業資源豐富、集中,在挖掘工業遺存上更具優勢。』周婷說:『明年哈爾濱將舉辦第九屆亞冬會,我相信可以借亞冬會的效應對老工業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首鋼的經驗可以去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