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奮斗吧!| 持續優化法治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2024-06-13 11:14:56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日

  省委《奮斗》雜志刊發19篇稿件

  全方位報道新時代新征程中

  全省法院始終牢記『國之大者』

  不斷回應社會關切的司法實踐

  今日,持續關注

  『奮斗吧!』專欄之四

  黑龍江高院持續優化法治環境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持續優化法治環境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營商辦

  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優良的法治環境。黑龍江省法院緊緊圍繞落實振興發展民營經濟『45條』,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順勢而為,積極探索和確立新時期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思想、新舉措、新機制,進一步強化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法治保障,持續優化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法治環境,取得明顯成效。

  觀念要隨時代變——新形勢下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確立求實擔當的新思路

  一是堅定司法保護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全面增強依法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制定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40條』等實施意見,為黑龍江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二是加大司法實踐領域全面平等依法的司法保護力度。為積極適應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火爆『出圈』給司法工作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出臺《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服務保障龍江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於建立聯動機制依法推動黑龍江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打造『郝法官伴你行』等一批特色品牌,高效化解冰雪旅游、餐飲住宿等糾紛1296件。制發《關於開展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工作的辦法(試行)》,督促36件案件所涉企業合規整改,最大限度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不受司法活動的影響。三是樹立司法服務理念解決民營企業涉法涉訴問題。堅持『親』不逾矩、『清』不遠疏,傾聽民營企業需求和心聲。組織全省各級法院集中走訪、精准服務民營企業,通過『領導包聯面對面』開展『普法進企業』『審判進園區』等法律諮詢、法治培訓活動,包聯企業1006家,解決企業涉法問題551個。省法院成功化解哈爾濱某客車公司因拖欠租金被訴請遷出經營場所的租賃合同糾紛二審案件,積極為民營企業存續發展紓困解難。

  新形勢下強化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法治保障,必須做實依法保護,以法治的確定性穩定市場預期、增強發展信心;要做實全面平等保護,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要做實既『真嚴管』又『真厚愛』,讓民營企業發展之路走得穩走得遠。

  前進一步天地寬——新形勢下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探索能動履職的新路徑

  一是不斷加強民營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司法保障。公正高效辦理刑民交叉案件,建立健全辦理刑民交叉案件溝通協調、線索移送等工作機制。刑事審判中准確把握正當融資與非法集資、合同糾紛與合同詐騙等罪與非罪的界限,堅決防止和糾正把經濟糾紛認定為刑事犯罪、把民事責任認定為刑事責任。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嚴懲黑惡勢力及『保護傘』犯罪79件609人。出臺《關於對涉企案件實行經濟影響評估的暫行辦法》,盡可能減少強制措施給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造成的不利影響。二是強化創新成果保護,增強創新創業活力。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保護民營企業品牌利益和市場形象。審理發明專利、知名商標等知識產權糾紛1005件,加強行政執法與司法審判有機銜接,助推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推動發展『強勁增量』。完善多元解紛、懲罰性賠償機制,助力形成新質生產力,依法審理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363件。制發《關於加強五常大米品牌保護和市場監管的指導意見》,強化對『五常大米』地理標志產品全鏈條保護。三是加強金融審判,引導金融活水助力持續發展。從嚴打擊非法集資、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467件835人,妥善審理金融借款、融資租賃等金融糾紛9.41萬件,標的額261.79億元,引導金融資本脫虛向實。嚴格適用4倍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標准,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四是助力防范法律風險,提高合規經營水平。認真落實最高人民法院1號、2號司法建議,助力防范房地產、金融等重點領域風險。向省委報送《房地產審判綜合分析報告》,與省住建廳聯合制發《房地產項目逾期交付風險處置若乾措施》,審結逾期交付房地產糾紛4258件,涉案金額133.73億元。依法審結合同糾紛36.91萬件,引導民營企業不斷提昇合規經營和企業治理現代化水平。五是推動切實解決執行難。開展執行攻堅專項活動,制發信用修復意見,依法對6384家企業予以信用修復。與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建立訴訟執行協調機制,涉黨政機關拖欠民營企業債務案件55件全部結案。開展『雷霆』等系列專項行動,加大對民營、金融等重點領域執行攻堅,執結案件31.6萬件,執行到位金額743.42億元。

  面對新形勢下的司法服務保障工作,必須衝破傳統思維定勢,由照搬照抄的惰性思維,轉變為創造性落實的主動性思維;由固守老經驗、老做法的慣性思維,轉變為注重研究新情況、探索新途徑的創造性思維。

  響鼓還需重錘敲——新形勢下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健全司法服務新機制

  一是建立商事糾紛案件多元解紛機制。建設『龍法和』雲法庭和訴源治理指揮中心,實現『總對總』工作機制和架構平臺。與省工商聯建立商事案件訴調對接機制,聘請商會、行業協會中的賢達人士擔任特邀調解員,開展商事糾紛專業化調解。全省各級法院共委派工商聯調解組織調解糾紛1.75萬件。二是建立典型案例示范引領機制。建立保護民營經濟典型案例篩選機制,不定期向社會發布體現契約精神、公平競爭等法律價值與道德觀念的典型案例,2023年省法院已發布10批70件典型案例,推送入選最高法院參考案例53個。『秋林』品牌一案入選2022年中國法院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三是建立白皮書和司法建議『兩書』機制。建立司法白皮書體系,發布行政審判、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司法服務保障自貿區建設等白皮書,立足於從宏觀層面反映法治政府建設和有效保護企業產權總體狀況,增強民營企業法律風險防范能力。促推重點領域源頭治理,堵制度漏洞,補治理短板,全省法院共發出司法建議3208份。哈鐵法院審理的『某菜館訴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案,通過司法建議防止『小過重罰』,入選『新時代推動中國法治進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四是民營企業救治和退出機制。依法審理民營企業破產、強制清算案件,推動7291家『僵屍』企業退出市場。加強府院協同聯動,制發《關於完善金融機構對破產程序配套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試行)》,妥善辦理破產及衍生案件1.8萬件,盤活資產145億元。哈爾濱中院審理的『奧瑞德公司破產重整案』,讓這家擁有85項發明專利的企業浴火重生。近兩年來,全省法院破產案件審結率穩居全國首位,破產拯救出清工作走在全國法院前列。

  新形勢下強化司法服務保障工作,不僅要辦好每一起個案,更要針對個案、類案發生的原因,主動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強化綜合治理,從根本上減少案件發生;要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訴源治理大格局,找准職責定位,能動履職、擔當作為,通過抓實社會治理中心和『總對總』工作機制,夯實訴源治理工作。

責任編輯:郭麗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