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
全國首部涉及網絡領域未成年人保護的專門法規
隨著互聯網和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網絡已走入千家萬戶,目前我國網民數量居世界第一,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其中10歲以下網民和10—19歲網民佔比分別為3.8%和13.9%,青少年網民數量近2億。
2023年9月20日,國務院審議通過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該條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共7章60條,重點就網絡素養促進、網絡信息內容規范、個人信息網絡保護、網絡沈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規定。為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
一起來看一下吧!
=>所有人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宣揚淫穢、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賭博、引誘自殘自殺、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網絡信息。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傳播或者持有有關未成年人的淫穢色情網絡信息。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第二十二條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第二十六條
=>學校
學校、社區、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宮等場所為未成年人提供互聯網上網服務設施的,應當通過安排專業人員、招募志願者等方式,以及安裝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軟件或者采取其他安全保護技術措施,為未成年人提供上網指導和安全、健康的上網環境。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第十五條
學校應當將提高學生網絡素養等內容納入教育教學活動,並合理使用網絡開展教學活動,建立健全學生在校期間上網的管理制度,依法規范管理未成年學生帶入學校的智能終端產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上網習慣,培養學生網絡安全和網絡法治意識,增強學生對網絡信息的獲取和分析判斷能力。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第十六條
=>監護人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第十七條
=>新聞媒體
新聞媒體應當通過新聞報道、專題欄目(節目)、公益廣告等方式,開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和有關知識的宣傳,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輿論監督,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未成年人網絡保護。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第十條
=>網絡服務提供者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第四十二條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第四十五條
=>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第四十六條
=>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第三十一條
=>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
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在首頁首屏、彈窗、熱搜等處於產品或者服務醒目位置、易引起用戶關注的重點環節呈現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通過自動化決策方式向未成年人進行商業營銷。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
=>網絡平臺服務提供者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第二十條
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都離不開網絡,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並不是通過『戒網』『斷網』等簡單粗暴方式將未成年人隔絕在網絡之外,而是要營造健康文明、安全放心的網絡環境,保護未成年人科學文明、安全高效地用好互聯網。